一封绝密情报挽救10万红军

 

  六

 

  中央苏区红军主力突围转移的消息传到南京后,蒋介石火冒三丈,暴跳如雷,紧急调集部队围追堵截。但这位顽固反共的委员长直到最后也没查清究竟是谁向共产党提供了情报。

 

  中央特科为粉碎蒋介石的图谋,又将有勇有谋的项与年从长征途中紧急调回上海,派他带领两名爆破队员赴江西南浔铁路炸毁桥梁和南昌飞机场及油库,以破坏敌人的后勤运输线,打乱敌人的“围剿”作战部署。

 

  项与年赶回上海接受指令时,曾匆匆回家探望了一眼久别的家人,第二天就同两位战友登上轮船前往南京。

 

  然而,这次出师并不顺利。他们刚刚到达南京就被国民党密探逮捕,并押往江西南昌秘密审讯。幸好,项与年随身带有国民党的各种证件,而且他善于同敌人巧妙周旋,终于乘敌人放松警惕时逃离看管所。他乔装商人小心翼翼在各地活动,以防再次被密探逮捕。

 

  一个多月后,上海已进入隆冬季节。一天夜里,历经磨难的项与年,趁着朦胧夜色悄然返回上海家中。他虽然逃出虎穴,但身份已经暴露,党组织指示他隐居家中,不得外出露面,同所有人员断绝一切交往,前后长达一个多月。

 

  1935年春节刚过,节日欢乐气氛尚未消失,项与年突然又一次匆匆告别家人,神秘远行了。这次,他受特科指派到香港从事抗日反蒋统战工作。不久,上海秘密党组织遭到破坏,中央特科被迫撤销,一部分同志转移至天津组成北方局情报部。项与年也由香港到天津报到,因身份已经暴露,他改名梁明德继续从事秘密情报工作,一直在天津北方局和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同王世英、汪锋、南汉宸、习仲勋、李克农等一起,来往于西北军和东北军上层人士之间,从事情报、统战工作。此时,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习仲勋正好担任关中分区党委书记和绥德地委书记。两次共事,两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在项与年去世多年后,1996年7月,已退居二线的习仲勋为《山路漫漫——项与年的革命生涯》一书作序,他在序言中高度评价当年项与年的“送信”传奇:“他最为辉煌的一页,是他和战友在获得庐山会议剿共计划这一重要情报后,为了及时送到中央苏区,敲掉门牙,扮成乞丐,穿越重重封锁线,日夜兼程,把这一关系到革命全局的重要情报及时送到瑞金,亲自交到周恩来手中。其时,正处在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的前夜。”这也是对项与年秘密革命工作生涯的最好概括。抗战胜利后,项与年随部队转进东北,历任松江省延寿县县长,松江省建设厅厅长,辽宁省工业厅副厅长,旅大行署农村厅厅长,旅大市农业局局长,东北人民政府人民监察委员会高级专员,辽宁省监察厅副厅长,辽宁省政协委员等职。1978年10月2日病逝于福建龙岩。

 

  莫雄于1935年3月调任贵州毕节行政督察专员兼“剿共”保安司令,因帮助红军顺利通过毕节辖区一事被蒋介石所知,蒋大发雷霆,以“守城不力”“通共嫌疑”将莫雄关押于南京军事处监狱。坐了几个月牢后,经张发奎、陈诚担保,莫雄终于获释出狱,后改任广东二十三区游击司令兼南雄县长,又将被囚禁的近百名共产党人释放出狱。抗战爆发后,历任第二挺进纵队司令、韶关行政督察专员兼“清剿”司令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莫雄曾任广东省参事室副主任,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等职。1980年2月12日在广州病逝,终年89岁。

 

  由于当年绝密情报仅限于中央极少数人知道,而战略转移又很匆忙,就连毛泽东等领导人事先都不清楚,因此在党史文献中很少提及此事。

 

  但是,历史永远不会忘记发生过的事,更不会忘记莫、项二人的功勋。2001年,根据军旅作家项小米的同名小说改编、知名电影演员于荣光和艾丽娅主演的电影——《英雄无语》,整部影片就是以莫雄和项与年革命英雄事迹及情感命运为创作原型的,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记住那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