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张学良与民国影后胡蝶的“情缘”谜案

  野史正析——张学良的不抵抗之谜

  “九一八”事变的当晚,张学良到底在做什么?只有弄清了这一问题,我们才能判断出马君武诗作的真假,从而迎刃解开张学良与胡蝶的“情人”之谜。  据许多材料说“事变”当晚,张学良在北平陪同一位爵士看戏。戏看到一半,张学良就匆匆离去,再也没有返回。当时爵士觉得张失礼,还有些不高兴,第二天在报上看到日本侵略军发动事变的消息,才明白张不辞而别的缘由。  蒋介石这一天却远没有张学良如此悠闲自在, 有人猜测这天当晚他很可能正在军舰上过夜,这一夜不在南京当是不争的事实。  结合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张学良是19日才致电南京报告沈阳事变情况的。也就是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得知沈阳事变的消息,不是事变当晚的18日,而是第二天的19日。  其实,对于“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主义”之真相,一生号称敢作敢为的张学良晚年曾多次谈及。他直言不讳地反复说明,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国民政府中央。  1990年,日本广播协会记者采访张学良并提及“九一八”事变情形时,张氏说:”事变时,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时没想到日本人会大规模地进攻。”  张学良晚年在纽约期间,他又主动要求与哥伦比亚大学年轻留学生座谈抗日战争历史,由此引发了哥大口述历史处与张学良合作,记录他口述历史的工作。  尽管作为最有发言权的张学良就此事再三清楚地加以表明,但仍有一部分劣顽不化者不愿意相信这一事实,仍一口咬定是蒋介石所为。一个简单的道理是,要想咬定蒋介石,就必须否定张学良之说,如何否定?于是有好事者李敖等人,就编造出一个心理学上的神话——斯德哥尔摩征候群。   关于张学良是否得了这种“征候群”,此事过于复杂,很难用一二句话解释清楚。仅从他以上几段话来看,头脑似乎正常,看不出有什么所谓压力下的认同。李敖却坚持“九一八”东北沦陷完全是蒋介石的责任,证据是事变的第二天,张学良给蒋介石发的那封电报,电文除简单报告事变经过外,还说“我们奉行不抵抗主义”。因而李敖就说:“从这句话里我们才看出来,原来是中央的决策,我遵照你中央的决策不抵抗主义,所以我不能够跟日本人打,所以我丢掉了东北。所以叫张学良来背这个黑锅是非常非常不公道的。可是蒋介石就这样干啊,张学良就背了黑锅。  “九一八”事变的当晚,日军炮火之猛烈,进攻、占领意图之明显,显然非“寻衅”二字之意可涵盖,而是“大规模地进攻”了,二者是有天地之别的。因而还是张学良后来说的有道理,作为封疆大吏,这一晚上他有权下达一切命令,只是他把敌人的占领意图误认为是一般的寻衅滋事,由于判断失误,故采取了“不抵抗主义”,眼睁睁地看着沈阳被占领的战争悲剧发生。【详情】

  真相大白——胡蝶与张学良二人的口述材料

  最后附带说一下当年“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之诗中的朱五与胡蝶两位名女人。  1991年,张学良曾说:“我最恨马君武的那句诗了...朱五就是朱启钤的五小姐,她是我秘书朱光沐的太太。我跟朱五不仅没有任何关系,我都没有跟她开过一句玩笑。”  李敖后来宣称,胡蝶晚年写的回忆录中说自己根本不认识张学良。接下来便信口开河道:“这位大名鼎鼎的电影明星,当时她不澄清,她不说她不认识张学良,并且当时她还很得意。为什么呢?我跟少帅一起跳舞啊,他有名我也有名啊,我们两个加在一起,不是相加的效果,而是相乘的效果。”  本文说李氏信口开河,乃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位“三无”人士大睁着眼说瞎话,不但诬了他的仇人主子蒋介石,同样枉诬了与他无冤无仇且不相识的一代人民艺术家——胡蝶。  就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马诗的当日,胡蝶所服务的明星影片公司就做出了快速反应,并于11月21日、22日连续两天在上海最具影响的《申报》以胡蝶的名义发表声明辟谣,意谓马君武之作乃一派胡言乱语,根本没有此事。  如果说在“九一八”事变中本应承担责任的张学良因这首诗而感到冤枉,那么最直接的受害者乃是无故与其绑在一起的胡蝶,而非张学良本人。或曰张学良这个“不抵抗将军”害惨了胡蝶,使遭受不明真相者“红颜祸水”的指责与诅骂。  1986年,胡蝶请她的英语老师刘慧琴帮忙,撰写了回忆录——《胡蝶回忆录》。  她在书中说:“马君武这两首诗是根据传闻而写。据后来了解,是日本通讯社从中造谣中伤张学良,以引起国人对他的愤慨,转移目标。马君武激于义愤,一时也未能考证事情的可靠与否,只是将我也牵连进去了。”  又说:“我是在事变之后方始到达北平的。”抵达天津时,“见到大批撤下来的军队,知是沈阳失守了”。这段记述,再次向世人清楚地表白,九一八事变之晚,她根本未在北平。  她最后颇为自慰说:“对于有些谣言,“我并不大在乎,如果我对每个传言都那么认真,我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了。我和张学良跳舞的事情,闹了近半个世纪。现在不都澄清了吗?”【详情】

  虽然张学良与胡蝶之间的情人关系已经完全被证为子虚乌有。但为什么这种传闻老百姓们却乐意相信。其中,除了有对于张少帅不抵抗日军入侵表达愤慨之外,更深层的是沿袭了中国传统“红颜祸水”的思想。“温柔乡是英雄冢”,张少帅最终还是英雄,只不过是被“红颜”迷了心窍的英雄。而诗里的“阿娇”才是真正的“商女不知亡国恨”。

  “红颜祸水”论是中国封建社会遗留下的一颗毒草,包含着对女性的一种偏见和污蔑,是一种在男性话语社会中,女性没有地位的表现。在当代文明社会,我们能否可以冷静的分析历史,寻找客观的原因“将凯撒的归凯撒”呢?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