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日本天皇为何表示自己的先祖是“韩国人”?

 

  日本天皇“韩国因缘”发言的始作俑者?

 

  在《归化人》一书中,上田还指出,据日本史书《续日本纪》的记载,第50代天皇桓武天皇的生母高野新笠氏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渡来氏族百济王氏的后裔,从血统源流上看,现在的日本天皇也具有百济血统。此学说公开后,他还遭到了大批日本右翼分子的恐吓,有人称上田为“卖国贼”,并写信咒骂他,让他滚出京大。

 

  上田私下有和歌创作的爱好,2001年还曾出席过天皇在宫中举办的年初和歌会。据说在这期间,上田经常到东京皇居给天皇讲习日本古代的历史文化。随后2001年日韩世界杯举办前,日本天皇明仁对媒体表示,自己的先祖桓武天皇的母亲是百济王武宁的后裔,他也感受到自身与韩国之间存在的因缘。

 

  朝鲜史、日朝关系史研究的展开

 

  《归化人》出版后的1969年,上田正昭与当时在日本文坛活动的朝鲜文学家金达寿、著名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等人一起创办了季刊杂志《日本中的朝鲜文化》。此外,他还将自己的研究时代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于2001年出版了与辛基秀、仲尾宏共著的《朝鲜通信使及其时代》。

 

  2010年在韩国首尔市国立中央博物馆召开的学术会议上,上田将自己关于日朝两国建国神话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他提出日本建国神话“天孙降临”与朝鲜半岛的檀君建国神话非常相似,具有同源的可能性。与上田一同出席会议的京都产业大学教授井上满朗也支持了这一观点,并同时强调“日本的天孙降临神话与朝鲜系、中国系神话应是同一类别”。

 

  关心人权问题

 

  上田一生还致力于人种差别和被差别部落等群体人权问题的呼吁和研究,二战中的体验使他一直坚称“战争是对人权的最大侵害”。晚年的上田在1999年至2015年期间一直担任财团法人世界人权问题研究中心理事长。

 

  2015年11月29日,在京都府向日市召开了由京都府埋藏文化财调查研究中心举办的“和魂汉才——京都、东亚考古学”的公开讲演。这次讲演也是上田正昭先生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他在以《古代东亚和京都盆地》为题的讲演中反复提到了东亚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并从文献史学的角度提及京都的前身平安京与中国古代都城洛阳和长安的渊源。

 

  最后他强调,“大和魂”一词虽然在近代因为种种原因变成了带有军国主义色彩的日本精神的代名词,但回归语源,紫式部在《源氏物语》中提到的“大和魂”一词,是为对应源自中国文化的“汉才”而生的。同时,他也寄语于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在寻找“大和魂”的时候不要忘记,正是因为历史上日本和亚洲诸国之间有着从未间断的交流,才有日本文化的今天。

 

  作为近几十年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学者,上田正昭先生多年来在促进东亚史研究发展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率先提出“东亚中的日本”这一新的历史课题。1972年中日邦交恢复正常化后,他打破中日韩三国之间的沉默,积极邀请各国学者访日,对同年日本的考古大发现“高松塚古坟壁画”进行学术考察和交流。正是因为有他付出的这些努力,日本十余年后才得以创办亚洲史学会,让更多的学者参与到东亚史研究中来。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