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北宋司马光如何“穿越时空”谋杀武则天的女儿

 

  有了难以巧合相碰的人物、时间和地点,还得有个集体作案的阴谋计划。武则天就得同手下说好,当时的武则天身为宫妃的第六位,又得高宗专宠,她的手下已是一大群了。有许多宫女、太监、护卫保安。武氏正在广交朋友,女官们也是门庭满座的,当时她正在发红,那些宫中女子们也正争相结交,聊天、看望她的可爱小公主。

 

  武则天杀女嫁祸的阴谋要许多人都得参与,不然难以实施,如果许多人都参与了,则变成“阴谋”,就像一台大戏,生旦丑末都得登场,各有角色才成。不知她武则天杀了女儿后如何收场,如果交待善后,除非她接着屠杀她所有的手下,都杀了就更难善后保密了。

 

  不管怎样,还得实施司马光等为武则天设计的阴谋计划。

 

  长安的五月,下百有花有草,杨柳飘柔的好季节。武则天一切布置就绪,在宫里坐着,抱着忐忑之心等着隐害皇后,等着扼死自己心爱的女儿。

 

  皇后真的到了,于是就赶紧藏了起来。接下来是宫女侍茶,互相谈话,一定要问武昭仪哪里去了。宫女按事先的阴谋安排,说到某地方去了。然后是皇后看望、抚弄武则天的小女儿。因武氏许多时也不出现,皇后只好打道回宫。

 

  接着是武则天从那个地方闪进,或幕后、或侧室、或花园都可以。机不可失,于是武则天便伸出她阴谋、血腥、罪恶的双手,扼杀了她自己生的、疼爱的、要她做母亲宁可杀了自己也要保护的女儿。她要做皇后为的是什么?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怕皇后杀了她的儿女,现在好了,不用你们来杀,我亲自杀了就干净了。

 

  扼杀女儿后还应该再一次藏起来,等着高宗的出现。果然高宗登场了,大概是朝中无事,或是他记挂着自己可爱的妻子儿女,随便打发了长孙无忌那些喋喋不休的一群讨厌的老儿。大白天赶忙进入他妻子扼死她可爱女儿的现场,武则天按照阴谋计划的情节安排,也欢笑着犯接皇帝入宫。

 

  然后,戏剧的高潮到来。揭开被子,可爱的小公主已变成面色灰白的僵硬死尸。接下来就好做了,武则天一下子昏了过去,醒后抢抱女尸没有人声的抢天大哭。待一阵大乱后,高宗询问因由,一定得侍女们说,适才皇后来过,还抚弄过公主好一阵。武则天则把准备好的最好的台词向高宗泣叙,促使高宗大怒,有“后杀吾女!”而极为愤怒的高呼。高宗冲进正宫,失去理智地斥骂、责问皇后为什么要杀他的女儿。皇后难以自白,只是魂飞魄消,跪地而哭,于是,下定了废后的决心。

 

  由于文字样式不同,所用文字多少就大不一样。司马光寥寥数语,那么轻松地交待了这个情节,始末清楚自然。

 

  到了剧作家手中,完全可以编个历史剧,或可取名为《武后杀女》什么的。要大量的景场和情节的排设铺陈。

 

  然而,严肃的史学工作者就不能乱写,就得用精细的头脑,作出合乎情理的分析。本人认为武后杀女的情节基本上是虚构的,最多只能是个历史疑案。多是要全盘否定武则天的那些人编造出来的,当时并无史料记载。司马光是宋朝的史官,《新唐书》的编者欧阳修等也是宋朝的史官,《旧唐书》的编者刘昫等是五代残唐时后晋人。他们都是在事情发生数百年后记述这段历史的,司马光、欧阳修等都是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的文史作品都极为优美,但他们的思想却是相当守旧的。在北宋王安石变法运动中,司马光是顽固守旧派的首领、欧阳修早年思想满进步,在王安石变法时也变成了反对变法的中坚人物。中国的那次变法,就是这些人给扼杀了的。

 

  他们以保守思想去撰写历史,为正统代言,为传统驱笔,怎么会接受武则天这么个女人当皇帝?当然,司马光等历史学家又满正派,如前文写到的长孙无忌横揽高宗时的朝政,构谄、杀戮异已的恶行等,还是秉笔直书的。

 

  总而言之,武则天扼杀女儿,嫁祸王皇后的情节是不大可能发生的。

 

  首先,武则天在永徽五年是否真有个女儿也无信史记载。即使是较为严肃的史学工作者也无确能令人相信的论述,也只说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和次子李贤出生之间,有一个让武则天生儿育女的空档,“可能”生出一个女儿来。这个女儿是何时出生的?叫什么名字?都无只字记载,实难令人确信。

 

  其次,即使有一个女儿,是武则天阴谋陷害王皇后亲手扼死的,还是正巧女儿得了急病突然死亡,正巧王皇后来访,乘机加害她的?还是女儿突然死亡,正巧王皇后来访,连武则天也真以为是王皇后给扼死的?或者说是王皇后真的一时冲动,扼死了武则天的小女儿?都可以作个猜测。不过,一些冷静的作者,总认为当时幼婴的死亡率高,是因病因故死亡的,没有谁去扼死她,武则天利用了这个客观的机会。这,也是猜想的。

 

  再次,有个卓有才华的女作家,从女性心理分析,从母亲的心理分析,也是不会亲手杀了自己女儿的。武则天作为一个母亲,她也不会亲手杀害自己亲生的女儿,去换取皇后的宝冠,那会给自己留下无限的伤痛。除非她是个恶魔,是个女疯子!

 

  最后,如前文所述,即使武则天蓄意设下那个谋杀女儿、陷害皇后的计划,要实行起来也是极为困难的。要让人物、时间、地点都巧合在一起才成,哪有好般巧事出现?况且,计划参与者太多,因为她想要回避那么多的宫女太监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她不是农家小户,是九嫔之首的昭仪,已是受宠的御妻啊。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