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作家脑洞大开!成吉思汗怎么就变成了日本人?

  核心提示:近代的小谷部全一郎(1868-1941)曾写过一本书《成吉思汗者源义经也》,书里说,成吉思汗是日本人。就是当年在治承、寿永内乱期间败于兄长源赖朝之手的悲剧英雄源义经(1159-1189),而后源义经从虾夷(北海道)逃亡到大陆,成了蒙古人的大汗,也就是成吉思汗。

历史揭秘,近代日本作家,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变日本人

  蒙古再一次大规模回归日本人的视野似乎是近代以后的事情。近代的小谷部全一郎(1868-1941)曾写过一本书《成吉思汗者源义经也》,书里说,成吉思汗是日本人。就是当年在治承、寿永内乱期间败于兄长源赖朝之手的悲剧英雄源义经(1159-1189),而后源义经从虾夷(北海道)逃亡到大陆,成了蒙古人的大汗,也就是成吉思汗。这匪夷所思的故事颇有点“老子化胡”的味道。

  源义经在源赖朝的奥州征伐之前,已于衣川之战(1189年)中殒命于奥州平泉(今岩手县),以《吾妻镜》为代表的中世史料对此都没有怀疑。但是与中国一样,人们对这些以悲剧收场的英雄们总是心存怀念,于是也就产生了种种“英雄不死”的传说——他们或是隐居民间,或是遁世山林,或是削发为僧,或是流落海外。

  源义经的故事起初也有着这样的开端。江户时代宽文十年(1670)的《本朝通鉴》中记载了一段“俗传”,说源义经在1189年的战乱中没有死,而是向北逃到了虾夷。历史学者菊池勇夫指出,在这个“俗传”被纳入《本朝通鉴》之时,虾夷(阿依努人)正在发生暴动。因而这个源义经的虾夷流亡说颇有政治意味。

  在此后的叙事中源义经流落虾夷的故事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虾夷流亡也变成了“虾夷讨伐”。此时,德川幕府对虾夷地区的支配欲望愈发强烈。当时的学者新井白石还写了《虾夷志》。这些作品中都记述了源义经流亡虾夷的事情,故事的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甚至源义经在传说中还与虾夷大将的女儿结了亲(《虾夷谈笔记》)。源义经的虾夷征伐传说,对于当时日本“华夷观”的深化有着重要意义。当然,此处,源义经还没有与成吉思汗扯上关系。

  到了1770年的《源氏大草纸》中,源义经的“流亡之旅”再次发生了变化。这里面写道,源义经在去了虾夷之后又去了鞑靼。于是以最初的源义经虾夷征伐说为原型,源义经的活动舞台得以扩大到中国大陆。鞑靼一词在这里很显然与金、满清有直接的关系。于是到了近代日本对外扩张意识高涨之时,源义经的活动舞台又从鞑靼变成了蒙古。这才有了“成吉思汗者源义经也”一说。然而,成吉思汗生于1162年,死于1227年,1189年源义经在衣川之战中战殁时,成吉思汗已经处在统一蒙古的前夕了。“成吉思汗者源义经也”只是一种牵强附会。

  当然,井上靖的《苍狼》与源义经的传说毫无关系。井上靖是日中文化交流协会顾问、北京大学名誉博士,创作了许多中国题材的历史小说,诸如《敦煌》、《楼兰》。其中《敦煌》还被拍成电影,在中国大受好评。井上靖对中国历史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而他的出生地,正是前面提到的虾夷(北海道)。有趣的是,今天去北海道旅行的游客们会发现,北海道流行着一种“成吉思汗盖浇饭”,其实就是葱爆羊肉饭,如今这已是北海道的名菜,在观光客中享有很高的人气。这就是当今时代日本人的一种新的“蒙古想象”了。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