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网络小说给子女起名是不尊重历史文化

 
2016大数据,网红脸名字,用网络小说给子女起名

  王羲之的“之”字,因为字形犹如太极阴阳图案,被当时之人认为是玄之又玄的文字,在玄学圈里非常流行

  名字的变迁和汉语的特色紧密关联按照中国人起名的习惯,一个名字要从“音”“形”“意”来入手。首先要有音律美,要有节奏感,最好能够做到悦耳动听从而让人朗朗上口。声母发音部位相同的字,如果放在一起,读起来有些费力,如“章长樟”、“杨阳”,声母发音方法相近的也不宜为名,如尽量不要用以n和l,z、c、s与zh、ch、sh为声母的字串取名。如果韵母也相同,就更加拗口,如“戚奇琪”、“俞玉”,如果改成“戚奇琼”和“俞琳”,便动听多了。要想名字响亮,选字的韵母很关键,名字带有含鼻音的韵母读起来响亮,如“刚”、“强”、“亮”之类;韵腹为开口度大的元音,如“飞”、“达”、“道”、“宝”,响亮程度较高。

 

  这时候用上汉语谐音就很重要。用谐音取名,会使人自然而然地与谐音字联系起来,使名字的内涵更加丰富,如“韩勖”谐“含蓄”、“潘峰”谐“攀峰”。谐音取名历史悠久。如明张彪字越千,后因谐音改字“月阡”;清赵冀字云松,又因谐音改字“耘松”。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更是把谐音取名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用生活的“原应叹息”谐音“元、迎、探、惜”;用“应怜”谐音命运坎坷的“英莲”;用“情种”谐音多情公子“秦钟”等。

 

  然后要有字体本身的美感,众所周知汉语相比这个世界上其他的语言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汉字依旧是表意文字。而表意文字是从远古的图画中演变过来的,和和其“祖先”的图画一样有着自己的美感。因此在汉字文化圈一个笔划正好,又显得夺目的名字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汉初的刘邦、刘启,到西汉中后期的刘奭、刘骜、刘衍。唐初的李渊、李治到唐末的李漼、李儇。明初的朱元璋、朱高炽到明朝中后期的朱祁钰、朱佑樘、朱厚璁莫不是这个思路。而武周则天女皇为表自身功绩,创“瞾”字为名自命武瞾,就属于典型的起名用奇。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