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真的是“民主政治的结果”吗?

 

  【希特勒被政治反对派抬进了政府】

 

  施莱歇尔原本为国防部办公室主任,他被称为搞阴谋的“邪恶的奇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阴谋家,布吕宁、巴本出任德国总理和下台,都与他的阴谋操纵有着直接关联。但这位长袖善舞的施莱歇尔,在登上总理宝座后,面对赤裸裸的阴谋却束手无策——现在,轮到下台的巴本对施莱歇尔玩弄阴谋了。

 

  施莱歇尔是一位公认的右翼保守主义分子,在政治倾向上与出身于地主阶层的兴登堡是一致的,他对希特勒也没有什么好感,但作为臭名昭著的阴谋家,他给德国各党派都没留下什么好印象。在把布吕宁搞下台后,中央党对他特别痛恨。为拉拢议会党团,讨好社会民主党,这个右翼阴谋家推出了一套左翼的施政纲领,激起了德国的工业企业家的反感,特别是在东普鲁士的移民问题上,他所采取的措施又侵犯了庄园主们的利益,这些庄园主把兴登堡视为自己的利益代表,不断向兴登堡告状,希望踢走这位总理。

 

  施莱歇尔的执政过程又是和巴本、希特勒的阴谋联系在一起的。巴本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还试图东山再起,他将自己在执政期间提出的那套“双头政治”的想法又搬了出来,并与希特勒进行了多次密谋,希特勒仍然拒绝出任“副总理”一职。其中,1933年1月4日巴本与希特勒进行了一次带有政变性质的秘密会晤,目的就是推翻施莱歇尔政府。戈培尔在会见次日的日记中写道:“如果这次政变得逞,那么我们执政就为期不远了。”

 

  为了“了解”希特勒的“真实想法”,1933年1月22晚,兴登堡派自己的儿子奥斯卡·冯·兴登堡和国务秘书迈纳斯与希特勒进行了两小时的秘密会谈。希特勒的表态和以往一样:自己很想干一届总理。希特勒说服了兴登堡的儿子,而小兴登堡在关键时刻又说服了他的父亲。

 

  此时,巴本、希特勒和极右翼的德意志民族人民党领袖胡根贝格对施莱歇尔形成了围攻之势,施莱歇尔也得不到社会民主党和中央党的支持,但他无论如何还没有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尽管他是一个阴谋家,他的执政纲领仍是以维护国家基础、缓和社会矛盾为出发点的。然而,施莱歇尔却完全缺乏作为一个政治家所必备的格局和意志——直到1月27日——这个时间距希特勒上台仅仅3天的时间,兴登堡仍然坚持不会考虑希特勒这位“波西米亚下士”(兴登堡将希特勒误认为波西米亚人)成为德国总理,但施莱歇尔在向总统提出解散议会的动议遭到拒绝之后,于1月28日提出辞职。他在总理位置上干了60天都不到。

 

  施莱歇尔辞职当晚和次日,巴本、希特勒和胡根贝格三人多次会谈,讨论建立新内阁的问题。新内阁组建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巴本—胡根贝格的双头内阁,另一个是希特勒—巴本的双头内阁。但巴本—胡根贝格的内阁实际上就是原来巴本内阁的复制品,在向候任的内阁成员征求意见时,他们大多数都不愿意加入巴本内阁,只愿意加入希特勒—巴本内阁。这样,希特勒内阁就成为新政府的方案。

 

  兴登堡总统批准了这一方案,尽管两天前他还反对希特勒成为他的政府总理——有历史学家披露,直到任命希特勒就职的仪式举行前,全德国没有多少人知道希特勒会成为总理。

 

  1933年1月30日中午,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纳粹政权产生了——这是世界政治史上极为罕见的一幕:希特勒等于被自己的政治反对派抬进了政府:这些能够决定希特勒命运的人,在当时没有一个是纳粹分子,而且,他们几乎完全明白希特勒掌握政权的危害性。

 

  希特勒曾于1923年11月9日发动过一次被称为“啤酒馆暴动”的政变,当时共同参与到事件中的一位是国防军上将埃里希·鲁登道夫。时隔近10年,鲁登道夫对希特勒产生了新的认识,在希特勒成为总理的第二天,鲁登道夫写信给总统兴登堡:“你将我们神圣的祖国德国拱手交给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大的煽动分子,我可以庄严地预测,这个恶魔会把我们的帝国扔进深渊,给我们的民族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即使你已躺在坟墓,我们的后代也会为你的所作所为而诅咒你。”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