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罪日战争以军损失大 相当于美军一仗阵亡18万人

 

  埃及方面花了数年时间,想方设法获得上述武器。然而,萨达特却在1972年的十月决定与以色列开战,尽管当时埃军仍然没有装备这些武器,配合行动的还有叙利亚军队。马尔文向以色列汇报了这一情况。然而,出于某些原因,以色列方面坚持认为萨达特不会在没有获得制空优势的情况下发起战斗。决策者的失误使得战争在1973年10月爆发时,以军毫无防备,一度陷入绝境。

 

  赎罪日战争是阿以之间最激烈的一次正面冲突,也是以色列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段回忆。在战争爆发后最初的24小时内,以军在苏伊士运河的防线全线崩溃,埃及军队占领西奈半岛;在叙利亚沿线的战场,戈兰高地半数沦陷。500余名以军士兵在开战的第一天阵亡,在战争中,以色列总共损失了近3000名士兵,考虑到以色列的人口基数,这相当于美军在一次战役中阵亡了18万人。在开战前,以色列认为自己是这一地区的绝对霸权;在开战仅一天之后,国防部长达扬在对外讲话中已经近乎绝望地将这场战争称为“为‘第三圣殿’而战”。耶路撒冷的第一圣殿于和第二圣殿分别于公元前586年和公元70年被毁,犹太人如今又一次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命运。

 

  把以色列从覆灭边缘拯救过来的,是马尔文在开战前的最后时刻给摩萨德首脑扎米尔(ZviZamir)的密信:“战争将在明天爆发。”单凭这封密信,马尔文的存在就比以色列那些极为复杂精密的情报装置、摩萨德的整个情报网乃至军方负责人都更有价值。正是在马尔文的警告下,10月6日早晨——战争爆发的几个小时之前,以色列开始在全境内调集军队。如果没有马尔文的情报,整个戈兰高地都将失守,以色列在战争中的领土损失和人员伤亡,都会比后来要惨重得多。

 

  1973年的战争最终打成了平手。多亏了马尔文的情报,以色列国防军在遭遇了最初的打击后很快得以调整过来,尽管未能彻底击溃埃及军队或是叙利亚军队,但最终在东西两线都取得了胜利。战后,以色列将西奈半岛交回给埃及以换取和平。埃及方面经此一役后信心大增,离开了苏联阵营而成为美国的盟友,这标志着苏联在中东的战略收缩。华盛顿和莫斯科的关系日趋紧张,本已趋向缓和的冷战双方又一次开始剑拔弩张。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为支持埃及决定发起石油禁运,却意外地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

 

  赎罪日战争后的变化,不论是积极还是消极,都是源于这场打成平手的战争。马尔文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尔文若是泉下有知,应该可以不必讳言:“我提供的情报,或好或坏,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