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时期的十大冤案 谁死得最冤

揭秘三国时期的十大冤案 谁死得最冤

  九、曹操杀华佗。

  曹操的头疼病犯了之后,痛不可忍,到处寻医问药,效果甚微。有人举荐了名医华佗,曹操很高兴,急忙派人星夜把他请来。在“诊脉视疾”后,华佗认为曹操的病是“小可之疾”,没什么大碍,只要“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就能“除根”。曹操大怒,认为华佗想谋害自己,为关羽报仇,便把华佗“拿下狱中,拷问其情”。“旬日之后”,一代名医华佗被曹操杀死在狱中。华佗一心精湛医术,无意政治斗争,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他的职业道德,却被疑心太重的曹操认作是谋害自己的杀手,华佗的冤情确实很大。

  十、刘备杀刘封。

  刘封本名寇封,是樊城县令刘泌的外甥,因为刘备见他“器宇轩昂”,非常“爱之”,于是收他为义子,改名刘封。刘备攻取山城上庸后,派刘封、孟达同守上庸。关羽败走麦城后,派廖化突围到距离麦城比较近的上庸搬救兵。刘封与孟达商议出兵救麦城之危时,孟达趁机挑唆、离间关羽和刘封的叔侄关系,并唆使刘封以“山城初附,民心未定,不敢造次兴兵,恐失所守”为由,拒绝出兵。不久,缺兵少粮的关羽被伏遇害。刘备知道后要杀刘封、孟达,孟达得到消息后被迫投靠曹丕,随后修书一封派使者劝降刘封,被“勃然大怒”的刘封“扯书斩使”,“引军溺战”。刘封兵败回到成都,刘备因其“不救叔父之难”将其斩首。刘封虽然是刘备的义子,但驻守上庸时只是“副将军”,一切军务还是以孟达惟命是从,出兵不出兵孟达说了算。即使出兵,面对“东吴兵精将勇”,面对“曹操亲督大军四五十万”,也无济于事,只会白白送死。刘封死后,刘备闻听刘封曾“毁书斩使之事,心中颇悔”,自己错怪了刘封,刘封死的确实有些冤枉。

  从古到今,冤案何其多,就是现代来说,冤案还是有存在的,只是相对比较少了,即使平反,那么谁又该为那些冤死的人负责呢?生命只有一次而已,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