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六王后曾喜爱简洁服饰 被批不奢华有失体统

 

  澎湃新闻:有一些激进的革命女性“不爱红妆爱武装”,甚至穿着男装到国民公会请愿,她们这样做的目的和诉求有哪些?

 

  汤晓燕:首先,这些激进的革命女性穿着的并不是普通的男装,而是当时国民自卫军的军装,或者是经过她们自己改造的类似于国民自卫军的制服。而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加入国民自卫军,像仆役、黑奴以及纳税达不到一定标准的人不属于“积极公民”,因而并不具有加入国民自卫军的资格,女性当然也属于被排斥在外的群体。

 

  众所周知,大革命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但是这个《人权宣言》其实并不覆盖女性。因此,有一些激进的革命女性为自己撰写了另一个版本的《女性人权宣言》,宣称女性应当拥有与男性平等的社会、政治权利。因此,当时穿着男装去国民公会请愿的女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呼吁给予女性同等的权利,例如受教育权、担任公职权等等,其中很重要的一条请求是希望能加入国民自卫军,拿起武器与她们的父兄一样抗击敌人。

 

  从流传下来的图像资料可以看到,这些女性不仅穿着男装,脚蹬马靴,有的甚至佩戴着弯刀与短枪,她们试图通过这样的装束来证明女性与男性一样具有保家卫国的能力。当时,不仅仅在革命的中心巴黎,在外省的几个大城市,像南特等地,都有类似的请愿活动。这些穿着军队制服手持武器的女性在当时被人们称为“亚马逊女战士”,这是沿用了古希腊有关骁勇女战士的传说。

 

  但是,当时的革命政府并不支持这些革命女性的举动,即便有女性如同中国古代的花木兰一样乔装打扮成男性,潜入军队立下战功,依然摆脱不了被发现之后遣返回乡的命运;更不用提女性想要获得平等的政治权利。例如撰写《女性人权宣言》的德古热在1793年被送上了断头台,罪名就是她妄图“成为政治家”。

 

  为什么当局要压制女性对于平等的追求?很多历史学家已经指出,因为许多革命领导者认为旧制度晚期的朝纲之所以败坏,有相当大的原因在于路易十五的情妇杜白丽夫人、路易十六的王后安托瓦内特等贵族女性干涉国事、把国库挥霍一空,因此他们要建立的“新世界”应该是一个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性别秩序井然的共和国。在他们的设想中,女性应该安守家庭、担负起培养共和国下一代的职责,而不是穿上男装,拿起武器,进入议事大厅与男性平起平坐参与各类政治活动。

 

  澎湃新闻:身着白色衣裙的女性形象为何在大革命期间广泛流行?白裙子又如何成为一种政治符号?

 

  汤晓燕:前面已经提到,大革命时期,女性的装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么其中非常突出的现象,就是白色衣裙的广泛流行。它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上流社会的女性都抛弃了旧制度时期繁缛的华丽长裙,改穿极其简单的白色衣裙。因此,大革命时期白色长裙蔚然成风。

 

  其次是在各类革命节日上,那时候为了宣传革命理念、教化民众,法国各地都热衷于举办各类革命庆典,从著名的“理性节”到“丰收节”,名目繁多。在这些节日仪式上,通常都会安排女演员或参加游行的女性身穿白色长裙、头戴玫瑰花冠,她们或是扮演怀抱幼儿的母亲,或是纯洁美丽的少女,总之是作为共和国公民的妻子或女儿的形象出现。留存下来的许多图像资料中都可以看到这种身穿白裙的女性。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