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喊停女儿奥数:有些题目自己都不会

  王殿军曾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他笑言自己的女儿上了几次奥数就被他喊停了。“她问我的题目我都做不出来。”王殿军说,不是因为题目难,而是奥数班解题的方法是“不正常”的。(7月15日《光明日报》)

  奥数题难倒数学教授,不足为奇。著名作家王蒙做孙子的语文试卷不及格且不说,我国的小学奥数题还曾难倒了鼎鼎有名的数学大师菲尔茨奖得主安德烈·奥昆科夫。他来南京大学,面对一道小学奥数题,等了几分钟,记者还没看到他算出答案。正在纳闷中,就见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呵呵,我能不能不做这道题,感觉我现在的思路比较混乱……”其实,何止大师的“思路比较混乱”?我们做家长的,甚至不少大学生都对小学生的某些奥数题感到“思路比较混乱”,这种现象怎么不令人纠结?

教授喊停女儿奥数,教授喊停女儿奥数原因,清华教授喊停女儿奥数,奥数

  “做太难的题目,反而会伤害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某数学大师的忠告不能说没有道理。试想,有的小学生不会做数学难题,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逼迫孩子进奥数班或培优班,导致孩子的学习负担过重,何来兴趣可言?而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没有了动力,何来学习创新力?何止小学生如此,高中生也如此。有高二学生反映,自己参加一周实习班,就是同一类型的题目反复做,然后死记硬背,套公式。让学生把大量的学习时间花在“刷题”上,容易让学生们“思维走歪了,兴趣学没了”,何来创新能力?难怪我国没有人能解“钱学森之问”呢?

  事实上,像这样的“难题”多半是从教辅书上转抄过来的,甚至有的来源于奥数资料。而教辅书早已泛滥成灾,奥数资料更是难上加难,早已为人诟病。为什么老师们如此热衷呢?说穿了,完全是为了应试,从而导致部分家长也急功近利最终结果是“高分低能”的学生不断涌现。虽然让我国学生在奥数比赛中频频得奖,却总是出不了几个超级世界大师。

  奥数题难倒数学教授,是因为出题者是从应试教育考虑的,根本没有从素质教育上考虑。无论是各种奥赛班还是培优班,都是学习超过课本之外的难题,以显示参加补习学生的“数学成绩好”。这样既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冲击着“减负”政策,也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而老师关注学生的分数,家长更重视学生的分数,要求学生会解“难题”,能得“高分”,有了学校和家长这些“群众基础”,就像商品有了市场,奥数题难倒数学教授这类现象自然层出不穷。

  当然,要想终结奥数题难倒数学教授之类的现象,并非没有办法,关键是要改革当前的教育评价制度与操作办法,不“唯分数是举”,而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考、高考“看素质录取”。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