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股市为什么难出现大牛市?

 

  从经济层面上看:当前市场环境,经济增速大幅提升的概率很小,无论从海内外环境看经济没有太多的亮点,保持平稳发展是不错的预期。另一方面,通胀预期有所抬升,PPI上涨向CPI的传导才刚刚开始,在防范资产泡沫的基调下货币政策肯定是收紧的态势,新股制度改革也加剧了股票的供应,在轻度“滞涨”的格局下,在经济依然下行、股市缺乏基本面支持的一年里,股市难有趋势性行情,酝酿出新的牛市的机会概率较小。

 

  从时间格局上讲,15年刚来完一波大牛市,17年我觉得没有走大牛的时间基础,时间在股市是个举足轻重的影响因素,它直接和经济、人性、成长性等一系列其他因素挂钩。

 

  但是,17年股市也不具备来一波熊市的基础,经济已经放缓,时代毕竟在进步,经济再大幅下降的可能性没有。之前的楼市泡沫、债市泡沫,在16年年底都得到了一定释放,市场上没有明显可以预见的风险。16年股市也没涨,突然变熊的可能比突然走牛的可能性还要低。

 

  从政策层面上看:在股民中经常流传这样一段话:“炒股需要跟着国家走,要听管理层的话,管理层怎么说,政策如何动,股市就会如何动,A股就是一个政策市。所以有必要关注政策的动向,节后第一天,央行就提高了SLF利率,和节前MLF利率一样,这就是明确收紧流动性,实际上,此次央行允许不符合MPA考核的机构申请SLF,明显是在去金融杠杆收紧流动性的同时,不希望爆发类似2013年6月那样的钱荒,在当时央行明确不给钱,倒是很多机构愿意以高利率都筹不到钱,最终导致了恐慌,央行也不得不去释放流动性去救市。而2016年四季度开始的钱荒,是央行明确有很多钱可以给你,但必须要高利率的惩罚,即让你违背央行意愿的行为付出代价。央行已经明确要抑制资金空转,抑制资产泡沫,股市、楼市、债市去杠杆,资金面决定了市场资金情况,即做多力量的级别,所以市场在这样资金面情况下,不会有牛市的,只能是震荡市周期,当然这也是牛市前必要的业绩酝酿周期。

 

  笔者不唱空也不是空头,只是更理性一些,没有大牛市震荡周期,但是一定有结构性牛市,所以大家也不要悲观。因为,股市,从来都是结构性牛市,11年至13年的大盘在阴跌,但创业板个股基本一直在走牛,三年十倍的股比比皆是;一波大熊市中,也总有那些重组概念能走出熊市一年十倍的结构性大牛行情;哪怕是大牛市,也是板块轮动的形式按时间来走结构性牛市。不管行情怎样,其实股市都是结构性行情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