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曾遭受指责“不该老跟着毛泽东跑”?

  核心提示:张闻天坚决支持毛泽东“在发展中求巩固”的战略指导思想。他认为应吸取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局促于一个地区并不能巩固。扩大与巩固,现在应该特别着重于扩大。对张闻天支持东征决策,有人不理解,说他不该老是跟着毛泽东跑。张闻天听到这类议论,总是坦然地说:“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

 
历史揭秘,历史趣闻,中国近代史,张闻天传,张闻天毛泽东

  在延安时的毛泽东、张闻天(左) 资料图

  战略转变

 

  1935年夏季,日本侵略华北的行动急剧升级。1935年秋冬,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危机达到了空前深重的地步。就在张闻天同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根据当时新的政治形势,实行战略转变并开始变更自己的策略路线的时刻,从莫斯科被共产国际派遣回国的张浩(林育英)于11月18日或19日到达瓦窑堡。

 

  以“配角”自居配合毛泽东

 

  张浩在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1935年七八月间出席了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会议没有开完就被派回国。他经过3个月长途跋涉,寻找到了同共产国际失去电讯联系的中共中央,向张闻天传达了国际“七大”关于改变以往对社会民主党的策略,不再将中间力量看作危险敌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人民阵线等精神。

 

  张闻天一方面于11月20日即派人送专函给在直罗镇前线的毛泽东等人,通报张浩回来传达的国际“七大”精神;一方面,立即同张浩和在后方的中共中央领导同志一道,认真研究国际“七大”精神,依据国内外各种关系变动的情况,作出战略和策略转变的重大决策。11月25日,张闻天又派专人送信给毛泽东,就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红军行动方针、改变对富农的政策等重大问题,征求意见。自遵义会议以来,张闻天总是这样,遇事都同毛泽东商量。他作风民主,对毛泽东很尊重,处处以“配角”自居,同毛泽东合作得十分融洽。党中央总书记同红军最高统帅的高度一致,保证了毛泽东的方针、谋略能够畅通无阻地贯彻执行,是当时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重要关键。

 

  主持瓦窑堡会议起草决议

 

  1935年12月13日,毛泽东继周恩来之后从前线到达瓦窑堡。从12月17日起,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瓦窑堡中央政治局会议开始举行。开会的地点就在张闻天、刘英住的窑洞。出席会议的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刘少奇、邓发、张浩等人,讨论两个主要议题:“政治形势与策略”和“军事战略”,决定着在此历史转折关头关系党、红军与整个中国命运的大事。

 

  张闻天主持了这次重要会议,受政治局委托,起草了会议决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通称《瓦窑堡会议决议》),经12月25日政治局会议通过。这个决议,确定并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作为总书记,张闻天成功主持了这样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起草了这样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文件,说明他完全摒弃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家长制和一言堂的作风,真正实现了集体领导;说明包括张闻天在内的中共中央领导核心,已经学会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不是机械地照搬,而是创造性地运用共产国际提出的策略方针,来指导抗日救国斗争。

 

  有人说不该老跟毛泽东跑

 

  张闻天在1月下旬完成为贯彻瓦窑堡会议决议进行的一系列具体部署后,立即奔赴前线,参加渡黄河东征山西的准备工作。瓦窑堡会议后,对东征的决策,也有人想不大通。有人提问,目前红军刚到陕北,刚立住脚,是巩固一段时间再往前发展呢,还是马上去发展呢?有人怕渡不过去,又怕渡过去后撤不回来。张闻天坚决支持毛泽东“在发展中求巩固”的战略指导思想。他认为应吸取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局促于一个地区并不能巩固。扩大与巩固,现在应该特别着重于扩大。对张闻天支持东征决策,有人不理解,说他不该老是跟着毛泽东跑。张闻天听到这类议论,总是坦然地说:“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

 

  在行动上,张闻天抓得很紧。继1月10日政治局常委会决定红军在陕北渡黄河东征山西的作战方针之后,1月17日,张闻天又在政治局会议上代表中央常委宣布:“中央领导随主力行动,到红军中去。”表示了坚定不移地进行东征的决心。张闻天在先头部队突破河防以后即从无定河口渡过黄河,来到东岸。当时军事形势发展很快,毛泽东急于上前方,就将贺子珍托付给张闻天和刘英照顾。后来,东征山西因军事形势变化而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目的,但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派刘少奇去北方局工作

 

  张闻天在瓦窑堡会议以后的主要任务是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统一战线工作在当时形成了两个重点:白区工作和白军工作(重点是联合东北军)。张闻天在这两项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瓦窑堡会议一开完,张闻天就将加强对白区工作的领导、转变白区工作的策略提上了议事日程。在1935年12月29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具体讨论了北方局的工作。张闻天指出,“为加强对北方局的领导,需派得力的同志前往”。派哪位领导同志到华北反日斗争最前线去当此重任呢?张闻天挑选了刘少奇。

 

  张闻天同刘少奇在上海临时中央期间开始共事。他赞赏刘善于从实际出发,有独立见解,敢于坚持原则。在党内领导干部中很少有人像刘那样对白区工作特别是职工运动熟悉,富有斗争经验。30年代初临时中央将刘少奇的正确主张作为机会主义来批判,并进行组织处分,完全是“左”倾路线的错误。从那以后,刘少奇在党内作用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张闻天看到,现在正是用刘少奇的时机。张闻天提出:派刘少奇去,以“中央驻北方局代表”的名义,“代表党中央在那里领导”。这次政治局会议按照他的提议作出了决定。

 

  刘少奇(化名胡服)于1936年春到天津就任中央代表(后为北方局书记)后,不过三四个月时间,北方工作就有了基本的转变。同时,上海方面的白区工作也长期由张闻天分管,随着统一战线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