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垄断中国王牌无人机心脏 美若禁运后果不堪设想

  二、1950年代中国航空活塞发动机的起步

  中国第一款自行制造的航空活塞发动机,也是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是湖南株洲的311厂仿制的苏联M-11型,国内型号50号发动机。

  话说331厂,原来仅仅是一家炮弹生产厂,第一代中国航空人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将炮弹工厂改成了发动机工厂,一边修理M11发动机,一边试制简单部件。在从前苏联运回来的技术资料抵达311厂后,就开始着手整机仿制。M11是一款星型活塞式发动机,主要由曲轴、连杆、活塞、汽缸、分气机构和机匣等部件组成,运作原理是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推动活塞产生动力,因汽缸以星型环绕的方式围绕传动轴进行布置,这种发动机也因此得名星型发动机。仿制M11最大的难点是发动机机匣,因为M11的机匣是铝合金制造的,而当时中国没有掌握电解铝技术和铝合金制造技术,只好自己造电炉,冶炼铝合金,期间还发生过事故。

  1954年8月16日,在苏联专家帮助下,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台仿制活塞航空发动机M11试制成功。功率118千瓦(160马力),质量180千克,后装备于初教-5。

  还是这一家331厂,1957年仿制苏联A山-62NP型发动机生产活塞-5发动机,800马力,装备运-5运输机,1958年批产。后来,311厂于1962年研制成功了活塞-6星形气冷9缸活塞发动机,1962年6月4日通过国家鉴定。活塞-6功率为260马力,发动机重199千克,装备初教-6教练机。后期生产的活塞-6甲发动机,功率为285马力,发动机机重200千克,装备初教6甲教练机。再后来改进的活塞-6丙发动机,装备于701号、延安2号试验型小型直升机。活塞-6发动机的改型还用在哈飞的运-11上。问题是,活塞6仍然是仿制的,即苏联AI-14P发动机的仿制型号。

  M11,活塞-5,活塞-6…都是仿制。那么,中国第一款是自主研制的航空活塞发动机,又是哪一款呢?

  兵器迷查到的资料,勉强称得上是自主研制的第一个国产机型,可能是活塞8发动机。1961年9月,航空部和空军下达联合指示,提出了以苏联Аш-82В(690)发动机为主体与Аш-82Т发动机减速器等成熟部件的基础上,组合设计出一种活塞发动机,安装在ИЛ-14等四种飞机上,达到“一机多用”,适应西藏高原飞行的需要。

  插一句,从时间上看,这个需求应该和1959年西藏平叛后的形势有关吧。扯远了。

  1963年10月,651(活塞八)发动机研制成功。虽然仍是以苏联发动机为基础,但这次因为需要将二者结合,因此从需求到研制总算是有自己的设计成分在里面,不算是完全仿制的。

  三、1960—2010年代的中国航空活塞发动机

  活塞8研制成功快半个世纪内,中国自研了多款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但大部分仍然是功率很小的汽油机。北航、南航和西北工业大学都是研制无人机的主力,但在动力上,西工大曾长期是中国唯一的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的自主研制单位。主要产品包括二冲程发动机和转子发动机,如HS-280、HS-350、HS-510、HS-700、Z2G系列发动机。功率从15hp到55hp,全部是化油器方式,无一采用直喷供油,也无一具有涡轮增压功能(复习《技术篇》)。仅能满足全机质量350公斤(原文如此)的低空短程无人机飞行的要求,技术水准可想而知。

  其中比较为人熟知的,如早期国内的无人靶机靶-2,采用的是HS-280二冲程活塞发动机,功率只有15马力,续航时间只有60分钟,升限2000米。

  此外,ASN-104无人机装备的是HS-510发动机。这是一款四缸二冲程气冷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功率22千瓦(30马力)。ASN-104的最大平飞速度205千米/小时,巡航速度15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3200米,遥控半径60千米,续航时间仅2小时。其发展型ASN-105的遥控距离为100千米。该机型出口代号D-4。2014年4月1日韩国朝鲜日报》称,韩军方人士证实,朝鲜曾引入中国的D-4无人机,并进行改良,制造出“方岘”无人机并投入部署。

  再有就是装备量很大的ASN-206无人机,最大时速210公里,航程150公里,飞行时间4~8小时;飞行高度5000~6000米。其动力是2冲程51马力的HS-700型活塞发动机。ASN的后继型号ASN-207,ASN-208无人机,也同样采用了HS-700的改型发动机。

航空汽油,航空发动机,中国无人机,无铅航空汽油,ul91

  ANS-206无人机装备HS-700活塞发动机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