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回合肥 这是杨振宁时隔八年携妻子翁帆再回乡

  时隔8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挽着妻子翁帆再次回到他的故乡——合肥,这一次,他的身份是“求是科技基金会” 的顾问。昨天下午,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举办的“2015年度求是颁奖典礼”上,已经93岁高龄的杨振宁挽着39岁的妻子翁帆亮相,与多位“科技大咖”一起探讨科学对社会的贡献,而这也是他时隔八年后来合肥作演讲。拄着拐杖却依旧精神矍铄的他,现场为大学生作了17分钟的即兴演讲,他结合时下大学生最关心的创新、创业话题,用自身实例告诫大学生们要把握兴趣、能力和机遇三大关键词。

  昨天下午3点整,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杨振宁夫妇依旧手挽着手,这几乎是他近年出席公开活动时常见的情景。

  开场前,能容纳500多人的中科大先研院礼堂里早已座无虚席,连走道上也站满了热情的学生。当年过九旬却依然精神矍铄的杨振宁走向会场时,全场爆响起雷鸣般掌声。对大学生而言,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这位物理学大师,内心的激动似乎只能用持续的掌声来表达。

  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搀扶下,93岁高龄的杨振宁拄着拐杖,走上讲台,为已经空缺三年之久的“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的获得者——来自厦门大学的原核表达类病毒颗粒疫苗研究团队一一颁奖。

  “兴趣、能力、机遇” 是创新创业的三大关键词

  “我清楚地记得15年前,也就是2000年时求是基金会也在中科大举行过颁奖典礼,而且我每次来合肥就发现中科大扩充了、变大了,我想这也代表了整个中国的高等教育、科技发展的成长迅速。”两个多小时的报告后,作为压轴,杨振宁现场作了一段17分钟的演讲,相比于8年前在中科大的全英文专科演讲,这次他选择了即兴,并没有对内容设限。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杨振宁拄着拐杖走上了讲台。

  除了回答提问时须用助听器,时长17分钟的演讲中,这位老人留给听众的印象是思维之敏捷、表达之清晰不亚于青壮年。

  一开场,杨振宁就将话题带到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创新、创业话题。“我觉得尤其是在科学研究的创新方面,个人的兴趣和能力常常是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他现场举起了实例,1905年,爱因斯坦在他26岁的时候写出来相对论,为什么一个年轻人就能做到这个事呢?“他还在读书的时候,给他的女友写信,就讲自己对于电动力学非常感兴趣,这其实就是相对论里面的一个革命性因素,证明了兴趣是成就专业的最好老师。”

  随后,他还分享了自己在研究路上的故事。1956年,他与李政道先生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因而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在这之前,他曾在美国与一个年轻的博士作了这方面的研究。

  “最初就是对它特别感兴趣,后来的研究中就是这个兴趣起到了作用,也成就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

  “我想和各位年轻的同学分享,做科研成功有好几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兴趣、一个是能力,单有这两项还是不够的,因为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人比比皆是,这时候,另一个因素就很重要了,这就是机遇。”在他看来,在有兴趣又有能力的情况下,加上机遇的重叠,才有机会取得成功,无论是科研路上还是创业途中。

  8年前曾携妻做客中科大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翁帆第一次到访杨振宁故乡的中国科技大学。杨振宁上一次科大行是2007年11月14日,也就是8年前,他做客“中国科大论坛”并作英文报告《1957年宇称不守恒在物理界所引起的震荡》。其夫人翁帆与2000多名师生一起,认真聆听了报告会。现场的一张新闻照片也广为流传——杨振宁翁帆十指紧扣。而彼时的中科大校长朱清时,也陪伴在侧。

  合肥是杨振宁的故乡,而他与科大也有着诸多不解之缘。

  1979年 杨振宁先生受聘为科大名誉教授。

  1992年6月17日 科大在水上报告厅祝贺杨振宁教授70寿辰。

  2000年9月15日 杨振宁先生专程来科大为首届“求是研究生奖学金”颁奖。在校期间,他还参加了赵忠尧纪念馆开馆仪式,并在大礼堂为全校师生作“美与物理学”的演讲。

  2001年10月25日 杨振宁先生再次专程来到科大出席“求是研究生奖学金”颁奖典礼,并为获奖同学作了题为“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三个主旋律”的学术报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