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抗战”入中国教材 日网民诬称:篡改历史

 

  抗战纪念馆馆长:“14年抗战”是学术界共识

 

  近日,教育部基础二司下发函件,要求中小学地方教材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1月10日晚从教育部新闻办获得的通报显示,教育部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教材修改将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

 

  至于此次修改的目的,教育部新闻办也有提及,包括“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告诉澎湃新闻,14年抗战是学术界的共识,教材应该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形成定论的东西。

 

  “(这次提法更改)实际上是回归历史本质。”李宗远说,“如果说是抗战8年,那前面6年抗战的历史过程就不能涵盖,比如东北抗联、长城抗战、绥远抗战,这些都是抗日战争的一部分。”他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断章取义地把起始时间定在1937年,那就出错了。

 

  李宗远表示,“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虽然远在苏区,但立即发表了反对日本侵略的五个文件。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向日本宣战。中国共产党还组织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此外,在唤起民众上,中国共产党还组织了“一二·九”运动。

 

  他说,从2005年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开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和主题展览就把14年的抗日战争作为一个整体来描述,利用文物、史料,完整的展现14年的抗战。

 

  对于之前存在“8年抗战”和“14年抗战”两种声音,李宗远分析,1931年到1937年的历史,之前在党史上学界更多关注苏区、反“围剿”、长征等,在民国史上更关注“攘外必先安内”一类政策,而现在学界对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爱国官兵在这一阶段的抗战行为,做了更高的评价。

 

  澎湃新闻了解到,目前,上述教育部相关函件已经传至个别省份的教育厅。

 

  北方某省一名教育厅中层官员还对澎湃新闻提出,不只是教材,社会上编的读物是否也应调整?“教材涉及到比较小的孩子,还需要全社会的认同,大众读物、课外读物是不是都该修改?”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