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马谡不犯错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历史揭秘,历史趣闻,野史秘闻,诸葛亮北伐,马谡

  马谡

  谁能担此重任呢?蜀军大营中的人都认为非骁勇善战的大将魏延和吴懿二人莫属。但是,诸葛亮却出人意料地任命毫无作战经验的参军马谡为前军主将,让众将大跌眼镜。刘备在白帝托孤之时,就曾嘱咐过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为什么诸葛亮对先帝的遗嘱置若罔闻呢?后世很多人都指责诸葛亮任人唯亲。这话当然不是没有理由,二人关系好不假。后来,马谡被诸葛亮下令处死时就怀着万分愧疚的心情给他写信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但是,诸葛亮是那种任人唯亲的人吗?当然不是,诸葛亮治蜀那么多年,还真没有任用过私人。就连晋朝史学家习凿齿也称赞他“水镜无私”。可见,马谡能打动诸葛亮的并非私谊,而是能力。事实上,马谡也确有过人的才华。三年前,诸葛亮征南中时就是根据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原则,终使孟获心悦诚服,从而安定了南中。据此,我们可以说,诸葛亮任命马谡为前军主将也是因他之前立过大功。同时,他又派以智勇闻名的禆将军王平等人辅佐马谡,以为可以万无一失。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马谡辜负了他的信任。

 

  抢先到达街亭后,马谡没有遵照诸葛亮的命令据城设防,而是把部队都拉到没有水源的山上,企图据险死守,终致水源被魏军切断,大败而归。后世史家多数认为,马谡此举是其毫无作战经验,纸上谈兵所致。但事实未必如此简单。

 

  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的最后引用了袁准的一个记载:“亮之在街亭也,前军大破,亮屯去数里,不救。”可见,马谡所部在与张郃所率领的魏军在街亭交战时,与蜀军主力相去不远。马谡之所以敢舍水上山,引诱魏军来攻,恐怕就是仗着诸葛亮的大军很快就可以赶到,魏军围山不可能太久,水源即便被短时间切断关系也不大。等到诸葛亮大军到达,蜀军在数量上优于魏军,前后夹击,有很大的取胜机会。然而,如袁准所言,直到马谡所部在街亭大败,诸葛亮近在咫尺却坐视不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陇右一带的魏军开始反击了。

 

  为了配合张郃进攻街亭,据守上邽的郭淮利用蜀军主力东移的机会,向东出击,攻破了列柳城。同时,魏凉州刺史徐邈也派兵攻击南安。这下,诸葛亮意识到,他手里的兵力并不足以同时应付东西两线作战。他若率军支援马谡,很可能遭到张郃和郭淮两部魏军的东西夹击,态势极为不利。因此,《资治通鉴》中说,诸葛亮此时的处境是“进无所据”。他能做的就只有舍弃前军,率主力撤回汉中。

 

  由此可见,街亭之败不能全怪马谡无能,其中有蜀军兵力不足的因素在里面。在各路魏军密切配合和有效协同的情况下,蜀军能打中其弱点的机会实在太小了。当然,马谡也不是没有责任。如果他遵命据守城池,至少可以暂时挡住张郃的西进,让蜀军主力能腾出手来对付郭淮。那样的话,战争的胜负还难说。不过,即便如此,魏国因国力强盛,仍可从中原地区源源不断地调援军支援关中和陇右作战,而蜀军则由于蜀道崎岖,增兵困难,难以长期保持兵力优势。此时,赵云和邓芝已在箕谷被曹真击败,被迫转入防御。如果诸葛亮迟迟消灭不了郭淮,拿不下上邽和陇西郡,街亭失守是迟早的事,北伐也会半途而废。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