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每天必看的是什么书?

  核心提示:1959年3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现在的报纸我只看一些消息,但《参考资料》《内部参考》每天必看。”

 
毛泽东每天必看的,中国现代史,历史揭秘,参考资料内部参考

  毛泽东 资料图

  胡乔木曾经应邀在哈佛大学做过一次演讲,叫“中国的领导人是怎么样决策的”。他谈到,中国领导人通过很多途径获取信息进行决策,其中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各省各部门包括新闻机构提供的内参。确实,作为中国特色传媒体制和政治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参的角色不容忽视。毛泽东是运用内参治国理政的高手。那么,内参这种有益的参考资料之创设和他有什么关系?特别是,在一些内政外交等活动中,他又是如何巧妙运用内参的呢?

 

  毛泽东与内参的创立与演变:“此种内部参考材料甚为有益”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摸索和创造出内参报道这样一种独特形式,并逐渐形成一套制度。1948年6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新华社应供给各种资料的指示》,这是第一个关于内参报道的文件。1949年9月22日,新华社根据中央指示正式出版《内部参考》,刊登记者反映的国内外重要情况,供中央领导同志参阅。1952年1月,新华社向内参读者发出征求意见表。毛泽东是这样填写的:“我认为此种内部参考材料甚为有益。凡重要者,应发到有关部门和有关地方的负责同志,引起他们注意。各大区和各省市最好都有此种内部参考,收集和刊印本区本省本市的内部参考材料。”

 

  针对记者为《内部参考》写的稿子往往被地方扣压的情况,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指出:“中央给记者的任务就是如实反映情况。记者反缺情况是自己的职责。不论是省市委喜欢的不喜欢的,他都要反映。中央怎样判断,这是中央的事。省市委书记不是记者,不能到处去采访,如果让他任意扣压记者的稿件,中央还要派记者下去干什么?”

 

  在此前后,胡乔木亦代表毛泽东,多次就内参报道向新华社传达意见。比如有些稿件可以而且应该公开发表,不必都登在内参上。因为当时正在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胡乔木指出如果连这类新闻也不公开报道,就会让人感觉“我们对于像这一类工作缺点也是不愿揭发和批评的”。关于一般情况下可以公开发表,但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公开发表的稿件,胡乔木强调要注明不能发表的原因。至于内参中提到的偏向、缺点和问题,他提出务请有关机关进行答复,并在稿末注明已于何时向何机关提出。有关机关的答复也应登在内参上。总之,要“改变一切工作缺点不能公开报道的观点”。同时对各种工作中的缺点偏差不应只是消极地揭发,而应积极地追查纠正;不仅要向中央提供工作中的不良情况,还要负责地帮助中央追查并及时提供改进的情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中央于1953年7月发出《关于新华社记者采写内部参考资料的规定》。由于新华社记者分布较广,可以并应当利用他们的便利条件,“反映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缺点和群众的思想情况,供给中央负责同志参考”。《规定》还重新规定了记者采写《内部参考》的范围:1.党的政策方针在各地贯彻执行中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那些对领导机关“有参考价值的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偏向、错误和缺点的情况”;2.各阶层人民当前的政治思想情况、对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的意见,以及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对于领导机关的意见;3.统一战线工作中的问题;4.“工作中一些尚不成熟、带试验性的不宜公开报道的工作经验”;5.各地自然灾害的详细情况和反革命分子的活动情况;6.“其他不宜于公开发表的重要情况”。

 

  为贯彻执行上述规定,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于1953年8月29日召开部务会议,就改进内部资料的采写和编辑工作进行讨论。会议认为各地对采编工作已较过去重视,但仍存在不少缺点,为此提出一些针对性意见;明确编辑《内部参考》的目的,“主要是供给中央负责同志参考,使他们能及时地了解到党的各项政策在具体执行中所发生的新的重要问题”(同时也为新华社组织报道提供情况)。

 

  经过几年积累和探索,到1957年底,内参工作已有所进展,但也留下不少问题。比如刊登了一些有问题、有错误或不适宜在“内参”上刊载的稿件,同时稿件质量和数量也有日益下降的趋势,甚至连续有好几期因来稿很少而脱期。为此,编委会重新确定了一些基本原则:一方面“内参”主要是供中央负责同志了解国内外各方面情况的一个党内刊物,选稿标准应该从宽,因此,“只要是对中央负责同志有参考价值的一些国内外重要资料,即应有选择地加以刊载,不宜限制过严”;另一方面,内参的阅读范围较广,不限于中央负责同志,所以选登稿件也应有所限制。一般说来,“国际稿件刊登从严,国内稿件刊登从宽;在选择国际稿件时,对反映兄弟党内部关系的稿件从严,对反映一般国际问题和兄弟国家内部一般情况的稿件(如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学术思想动态、人民生活和思想情况等)从宽”。

 

  1958年2月24日上午,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内部参考》的工作。邓小平指出,《内部参考》上登出来的东西有影响,对处理国外问题的稿件要特别慎重;搞错了,流传出去就会影响到国际关系。他还称,《内部参考》“登出的东西,算数也不算数”,上面“反映的问题可信可不信”。胡乔木也认为,党内的组织问题特别是省市委内部组织问题不必在内参上发表,搞错了影响很大。彭真则指出:以后凡不适宜在《内部参考》刊登而有参考价值的稿子,除打清样送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外,还应分送给中宣部、中联部、外交部。列席的新华社负责人缪海棱反映了记者因怕出问题不敢写内参的情况。彭真说这不对,应鼓励记者写,但要认真负责。他称中央的一致意见,是要新华社认真把《内部参考》办好。

 

  截止到1957年底,《内部参考》共发行2310份。阅读范围也是比较严格的,“但实际阅读者却远远超过了规定的范围”。从读者来信可知,不少读者是地委级的干部,一些干部学校的次要干部、一般作家都可以看到“内参”。

 

  到1959年,《内部参考》发行已达2400份。这是因为一方面阅读范围扩大了(特别是新闻机关除新华社、人民日报因业务需要阅读范围略宽外,中央各报社及省报、省台均为总编辑以上的干部订阅了),另一方面阅读《内部参考》的领导同志大都是一人一份,还有内参随着人走的现象(即工作调动后仍继续订阅)。为此,新华社后来决定采用中央分发文件的办法,在发行份数上加以适当控制,除中央负责同志可以一人一份外,一般以党组为单位,发给一份或若干份。新华社还就阅读内参的若干注意事项进行了规定,比如“明确《内部参考》是供领导同志阅读的党内文件,不得给规定阅读范围以外的干部阅读”,再如规定阅读者工作调动,应由该机关机要秘书通知新华社发行科停发,不得自行处理或带走《内部参考》等。

 

  《内部参考》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内参即《参考资料》。到1954年10月,新华社抄收的外国通讯社电讯已由1949年的30多家增至46家,每天收讯56万多字。原来编印的《参考消息》每天由1949年时的10多页,增加到50多页,刊物越来越厚,但还有许多译稿登不上去。吴冷西等认为,《参考消息》容纳不了日益增多的译稿,也不能再“膨胀”下去,有必要另办一个刊物,来满足中央有关部门和研究单位的需要。与此同时,周恩来也在思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1955年初,他指示改进和精编《参考消息》,并倡议出版《参考资料》。吴冷西立即同有关部门研究落实,并于2月21日向周恩来呈送报告及方案,提出把《参考消息》分成《参考资料》和《参考消息》两种刊物出版。随后经周恩来批准,于3月1日起实行。从此,就有了新创刊的、后来俗称“大参考”的《参考资料》。

 

  1957年1月1日起,《参考资料》再次改版扩大发行,并由每天出版两期增加成3期,即上午版、中午版和下午版,共约16万字。增加了数量,加快了时效,新华社内部当时称之为“一日三参”。中央一些职能部门的读者则以满意的口吻说:“一日三餐(参),供应及时。”1958年炮击金门后,由于《参考资料》编辑粗糙,未能完全反映当时国际上对此问题的形势。10月24日,毛泽东派秘书林克来新华社传达他的批评意见,要求编辑人员“学习党的政策”。新华社的检讨送上去后,12月23日,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胡乔木又专门来新华社传达中央常委的意见,要求成立“首先为中央服务”的专门的“参考材料编辑部”,成立一个“具有研究性质、为中央各作战单位提供参谋意见”的编辑部。这个意见,推动参考报道在新华社内成为了一个专业的报道系统。以吴冷西为首的编委会经过多次讨论和准备,于1959年2月16日正式确定成立参考资料编辑部,“以便在国际参考报道中为党中央和有关部门更好地起到‘耳目’作用”。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