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59年老百货:放着用了快40年的柜台,售货员至今还在用算盘

 
老式布鞋被整起地码放在货架上

  老式布鞋被整起地码放在货架上  

  部分商品已停产 仍有顾客打电话询问

 

  这几年,为了突出经营特点,永安路百货商场一直在“老”字上下功夫,不少老百姓几十年前使用的商品,在这里仍是畅销货。

 

  “2008年我和爱人在南方旅游,突然发现市场上有卖蛤蜊油的,于是马上想办法和厂家取得联系,引进到店里的柜台上。”乔燕雄说。

 

  他告诉记者,自己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手被冻裂时,母亲都会用热水帮他把手洗干净,然后再涂上蛤蜊油,对治疗裂口很是有效。

 

  当再次见到这个“宝贝”时,乔燕雄立即决定把它带到北京的市场。果然,商品被摆上货架后销售很火爆。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些老厂家生产的商品因为各种原因已经停产,这让不少念旧的顾客有些失落。

 

  “红塑料底的山羊牌布鞋,厂家已经不再生产了,因为不是很环保。现在我们库存剩下的鞋不多,鞋号已经不全了。”乔燕雄说,到现在还有些顾客打电话到他办公室来问什么时候进新货,他只能告诉顾客商品已经停产了。

 

  除了红塑料底布鞋,还有些化妆品产品也已经停产,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乔燕雄感慨的同时也有些无奈。

 
店里至今仍在出售搪瓷脸盆和竹皮暖壶

  店里至今仍在出售搪瓷脸盆和竹皮暖壶 

  员工退休无人接班 老百货还能走多久?

 

  这家坚持经营了近60年的老商场,一直满足着顾客的低消费需求以及怀旧情结,然而经营利润低、人员年龄老化、顾客群有限等问题也让老店的生存愈发艰难。

 

  “大约十年前,电视台来我们这做过节目,后来生意火了两年,但最近几年又不太好了。”张志国坦言,这些年商场里冷清了不少,相比于网店和大超市,老百货商场在商品售价、销售模式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而更让他有些无奈的是,没有年轻人来接自己的班。

 

  “这里售货员的收入不高,一般也就三千多元,年轻人嫌工资低不愿意来。”张志国说,商场不少员工都50多岁了,自己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是因为经理一再挽留,所以又被返聘,继续坚守在柜台。

 

  当被问及还会坚持多久时,张志国摇摇头说“没想过”,但是他知道,自己总有干不动的一天,那个时候谁能接替自己还是个未知数。

 
琳琅满目的货架

  琳琅满目的货架 

  其他几家和永安路百货商场经营风格类似的老百货也面临同样困扰。

 

  记者走访大方百货商店、虎坊路百货发现,售货员老化、顾客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是普遍现象。而此前,包括会城门商场在内的一些老百货也因为经营压力等问题关了张。

 

  近些年,永安路百货商场曾尝试过电商销售,商场设有自己的网页,有的柜台也开设了网店。但据乔燕雄回忆,成交量并不多。

 

  他解释说,店里商品利润不高、出货量也不大,快递寄送成本就成了问题,另外员工年龄也比较大,抽不出专门的人来盯网店。

 

  在乔燕雄看来,这样的老百货商场已经属于“夕阳产业”,但如果就这样让它走向没落,多少有些不甘与不舍。

 

  “毕竟这样的老店还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乔燕雄说,到明年元旦,永安路百货商场就要迎来自己的60岁生日了,他这几天正和同事们商量要不要做些活动来庆祝一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