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入选高中语文教材 明清两个朝代600年的八股文,是有合理成分的

  主持新教材选编的杭州高级中学语文组教研室组长周伟告诉记者,当前中国的孩子在写作上“想法好,但写出文章来却没有体制”,会出现新闻报道写成散文,散文写成议论文的情况,学习八股文则可以让学生的文章有“体”。

  “我们对孩子的指导,没有我们老祖宗对文章的指导来得好。”周伟说,八股文可以反映思维的过程,其中的由浅入深、起承转合都值得学习。

  推荐王鏊和王阳明两篇八股文的高利认为八股文的价值不可否定:“明清两个朝代600年的八股文,是有合理成分的。知识只是载体,希望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学。”

  在采访的过程中,每位杭州高级中学的老师都提到了杭高的贡院文化:这所学校建校所在正是浙江省贡院的旧址,即古代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地方。这也是杭高将八股文选入教材的原因之一。

  “这是我们杭高的底蕴,也是过去读书人的文化,不能废弃的。”周伟认为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八股文受到了批判,但是历史上很多的名家大师参加过科举,留下过很好的八股文,八股文不只是陈腐和流于形式的文字。

  “这种尝试不是要害学生,绝对不会影响到学生成绩和高考。”面对改编高中教材会影响学生高考的质疑,周伟很肯定地表示:此次编写不是推翻原来的教材,而是对原教材中的篇目进行删减和顺序的调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篇目只有三十篇,我们全部做了保留,要考的都在,外延还扩大了。”周伟口中的外延就包括八股文。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胡勤认为不能只看到两篇八股文,而是要看到杭高课程改革和学校课程体系:“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系统化和选择性。任何的教材和篇目,是用它来学习并了解思想、文化、样式的,而不能囫囵吞枣地学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