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网络春晚机器人亮相 科技发展快到何种地步?

  第一黄金网1月20日讯 近年来,中国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是绝对亮眼,在科技领域,中国自然也是不甘落后。最近,cctv网络春晚上,智能机器人优友和Dobot也将加盟其中,而且在彩排时就喊话撒贝宁,看来今年的机器人也是有备而来啊。

 
cctv网络春晚机器人亮相 科技发展快到何种地步?

  机器人

  cctv网络春晚:Dobot机器人现身

 

  近两年, 我们也能够看到春晚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从节目编排到灯光舞美,更重要的是处处都充满了高科技元素。今年更是不遗余力,在舞台设计上,多部手机屏成为了舞台大屏的包装视觉;360°全景视觉空间体系完成最广阔的视觉效果;还有“实时欢唱”与你直播互动。

 

  而今又有智能机器人优友和Dobot来一展身手,从猴年春晚亮相的机器人跳舞到今年央视跨年晚会的机器人舞狮,而今又在彩排时就喊话要与撒贝宁比高低,如今的机器人真是“艺高人胆大”啊。

 

  原来这两位机器人资历颇深,优友是我国第一个实现量产的大型类人型商用智能服务机器人,说学逗唱样样了得。Dobot则是全球第一台一体化设计的多功能智能机械臂,能写字,能画画,还能3D打印,并且很多项技术均居全球第一。

 

  这位“毒蛇君” Dobot还在现场智怼撒贝宁,还和小撒PK写对联。看来这场“人机大战”还真是诙谐逗趣看点颇多啊,到底谁能更胜一筹就让我们在2017“CCTV网络春晚”上一见分晓吧。

 

  机器人发展面临战略机遇

 

  过去,中国机器人发展不起来,有很多原因。其中,中国的工业基础相对弱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材料、驱动原件、电缆等基础性的工业生产中国达不到标准,这需要中国整体工业水平提升。现在,中国就面临着很好的战略机遇,赶上了和国际同步走的机会。

 

  首先,机器人技术在快速发展,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柔性能力等飞速发展。过去的机器人能力太弱,技术水平不行。过去很多传统工业机器人干不了的事儿,随着技术突破能干了,应用范围和领域就宽了。

 

  其次,机器人的价格实现了大幅度下降。过去很多企业想用机器人用不起,因此只是在企业关键岗位上使用,更像是调味品,而不是主菜。如今,机器人的价格跟前几年相比下降了50%~60%,过去用不起的企业开始用得起机器人了。

 

  再次,人口红利正在消失。随着人的劳动力价格快速增长,机器人价格快速下降,机器人的价格优势体现。另外,还有劳动力短缺问题,刘易斯拐点、老龄化等一系列要素造成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升高,机器人的竞争力体现。

 

  最后,制造模式正在变革。现在进入了智能制造时代、“工业4.0”时代,要求物物相连、物物相通,人反而成为了这个系统的绝缘体,无法无缝连接,数据信息到人这儿形成了孤岛,流动不起来。因此,新的制造模式把人孤立出来,需要用新的手段补充,而随着技术突破,机器人具备了相关的基本能力,能在新的智能制造体系中作支撑,实现新的架构。

 

  服务机器人没有天花板

 

  从世界发展的角度看,机器人是长期刚性需求。机器人发展50年,全球保有量50万台不到,还只是在制造业领域中。曲道奎强调,机器人发展和计算机类似,计算机是从做计算到进入千家万户,机器人也是从特殊领域、工业领域,到更关键的将来进入服务领域。

 

  “服务领域路径还有多长很难判断,但不会太长。服务领域一旦爆发,就是没有天花板的。”曲道奎表示。

 

  曲道奎指出,新松是全球机器人产品线最全的一个企业。目前,新松在机器人方面有三大领域。一是制造业类,包括三大类,机械手、移动机器人和洁净环境机器人(用于芯片制造、光伏、太阳能等需要真空超净的环境)。“未来移动机器人市场不会小于机械手市场,目前我们已经是全球老大了。”曲道奎说。二是国防安全类。三是服务类,包括医疗、养老、公共服务等。

 

  新松在事业部规划上,已经拥有了服务机器人事业部,今年又专门成立了一个做医疗的事业部。

 

  在人工智能上,新松也组建了一个大团队重点布局。曲道奎认为,机器人发展,已经从发展简单躯体进入到加入人工智能、感知系统、深度学习等复杂系统的阶段,特别是服务机器人,没有这些基本能力保证不了。

 

  现在机器人和过去机器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新一代机器人自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传统的则是纯粹靠编程。“如何实现适应能力?一个是感知系统,包括视觉、激光等,第二个就是认知系统,包括深度学习。”曲道奎强调。

 

  曲道奎表示,目前第一个层次已经实用化了,工业机器人已经加入了感知系统,现在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已经做到感知系统实用化。未来,服务机器人要做到认知系统,在5~8年内应该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机器人行业步入规范洗牌期 国内厂商突围“四大家族”垄断

 

  机器人产业或接棒VR成为2017年资本市场的香饽饽,规范洗牌势在必行。从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获悉,质检总局、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称,未来将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企业产品的信用档案和“黑名单”制度。这意味着,政策和资本双重推动,“机器换人”将进入实质并告别盲目无序发展,机器换人带来的竞争与洗牌也将在新的这一年更加激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