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个登陆月球的私营公司将来自印度?

世界首个登陆月球的私营公司将来自印度?

  印度队的月球车模型

  “印度队”的成绩:获得“里程碑奖”

  虽然发射日期大幅领先其它队伍,“印度队”其实是最迟参赛的团队之一。过去几年里,他们经历了许多波折:从苦思“我们到底行不行”,到建立起一支把项目进展到今天的技术团队。

  对“印度队”来说,2015年初是一道分水岭。那时,经过评审团的严格技术评估,谷歌X-Prize月球竞赛向他们颁发了“里程碑”奖项,并奖励100万美元。获得该奖项的一共有五只团队,其它四只团队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德国,个个由世界顶级工程师组成。这意味着,在全部参赛队伍中,“印度队”的技术水平已进入第一梯队,与发达国家的顶级团队并驾齐驱。

  从那之后,“印度队”声名鹊起,获得了多个印度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的投资。这包括塔塔集团的创始人Ratan Tata,Infosys的联合创始人Nandan Nilekani,Flipkart的联合创始人Sachin Bansal和Binny Bansal。

  “印度队”有100名员工,大多数是刚毕业的小鲜肉,但也有20名退休的前ISRO科学家,他们对空间科学有丰富经验。

  顺便提一下,ISRO现在已经是世界顶级的国家航天机构(而且是规模最大的)。他们已经成功完成了火星无人着陆任务,正铺设印度自己的GPS,并创造了“一箭多星”的世界纪录(一支火箭运载20颗卫星)。可以说,他们的技术实力,与我国的国家航天局不遑多让。

  ISRO的标志

  竞赛的意义

  如果你认为“印度队”的目标仅仅是赢得“月球竞赛”,那就大错特错了。对于这家印度太空探索初创公司来说,比赛只是一个开始。不管能否赢得“月球竞赛”,他们都会继续做下去,向成为SpaceX那样世界顶级的私营太空技术公司的目标努力。

  这也是谷歌和X-Prize联合举办“月球竞赛”的初衷--他们不仅想打破政府机构对月球探索的垄断,从而创造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竞赛,在全世界培养起一大批有能力执行商业任务的太空技术公司。我们可以把该竞赛看作是一个孵化器,目的是孵化更多像 SpaceX这样的私营公司,加速民用空间技术的发展。

  随着SpaceX,Blue Origin的崛起,还有这次月球竞赛中大批后起之秀的涌现,人类太空探索“民用时代”的大幕很可能即将拉开--上一波1960年代至1980年代超级大国之间、政府主导的太空竞赛已经一去不复返。在停滞了几十年之后,私营太空公司是否将带领这一波冲出地球的探索热潮?

  可以预见的是,此次竞赛锻炼出的参赛队伍中,很可能会有那么一两支、甚至更多团队,成为继SpaceX和Blue Origin之后的弄潮儿。而我们的邻国中,表现优异的不仅有“印度队”,来自日本的Hakuto团队也摘得了“里程碑奖”。而在我国,尚未出现让人惊艳的民间太空技术力量。对于关心我国太空探索脚步的青年志士,如果还沉浸在“神舟”、“玉兔”“天宫”的自豪感中,是时候该醒醒了。我们的国家航天局相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技术并不落后,甚至是领先的。但是,航天领域“国有”经济部门的一枝独秀和民营航天企业后继乏力的局面,必须为我们敲响警钟。

  我国难道没有民营太空探索公司吗?有。深圳有一家驭龙航天。还有一家“金海洋航天”表示,他们将在今年年底表演太空边缘跳伞。

世界首个登陆月球的私营公司将来自印度?

  金海洋航天太空跳伞活动发布仪式

  最后,让我们看看“印度队”创始人Rahul Narayan对此竞赛意义的观点:

  “不管印度队能否成为冠军,这次的月球竞赛都会产生一个意义深远的影响:人们会意识到,任何团队,即使只有五个人,都可以试着开发能登陆月球的东西,万一实现了呢?”

  “如果这都可能实现,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