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组织工作最混乱一届奥运会:肯定不是本届

 

  奥运会纪录:一种现代性

 

  如今普通观众在看奥运会时,最关心的常常就是两件事:哪个参赛国能位居奖牌榜榜首,以及有多少奥运会纪录将被打破。如果说前者尚可说是古代城邦荣誉的延续(但其实也贯注了现代民族主义精神),那么后者则根本没有前例——古代是没有“奥运会纪录”可破的,因为那时并不具备任何现代手段来精确地测量成绩。

 

  正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论集》中有学者指出的:“许多传统体育活动与奥运会的‘秒、米、公斤’制度无关。”其实奥运会的很多比赛项目(例如乒乓球、赛马)也与此无关,某些项目(如体操、跳水)甚至是评委主观打分的结果,在此情况下,像罗马尼亚运动员科马内奇1976年在体操比赛中获得10分满分的“纪录”,并不是一个客观测量的成绩;而在摔跤、柔道、羽毛球、篮球等对抗性比赛中,运动员虽然也呈现出来“更强”的精神,但他们的成绩本身是一个“相对成绩”,因为对手是谁,决定了双方的比分落差。

 

  场地赛跑虽然是最古老的竞赛项目,还曾是最初的十三届古希腊奥运会上唯一的竞赛项目(不过长度是192.27米),但比赛只比先后(也就是“相对成绩”),不计多长时间跑完全程(这是“客观成绩”,或说“绝对成绩”)。现代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所要求精确测量的“秒、米、公斤”国际标准测量单位制,本身也是现代化的产物——“米”和“公斤”都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推崇“理性与进步”的人们制定出来的,到1875年诸多西方国家签约承认米制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制度。

 

  至于秒,虽然是早已有之,但直至1760年左右,时钟上才出现了秒针,以适应人们对更精确时间度量的需要。1821年,法国人尼古拉斯·瑞赛克(NicolasMathieuRieussec)发明定时器,并在巴黎战神广场首次用秒表为每一匹赛马计时,其发明的初衷就是精确到秒来记录各种事情的时间。同时代的路易·莫奈(LouisMoinet)又发明了高频表,将秒表的测试间距精确到了1/60秒,但使用并不广泛。1912年,美国人利平柯特(DonLippincott)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承认的百米纪录:10.6秒。但当时的手工计时仅能精确到0.1秒,这意味着要打破他的世界纪录,必须至少将成绩提高0.1秒才行,而这是极其困难的——直至牙买加飞人博尔特2009年在柏林世锦赛跑出9秒58,刷新了世界纪录0.11秒,才成为97年来第一个能让纪录提高幅度超过0.1秒的人。1968年的墨西哥城奥运会普遍采用电子计时、并将成绩测量精确到0.01秒后,才使得破纪录相对容易,并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对“打破世界纪录”的理解。

 

  虽然奥运精神要求人们不断打破纪录,以实现自我和人类的突破,但这种乐观的进步主义精神,在后现代无疑也会遇到某个“增长的极限”——例如人类的100米跑不可能无限地缩短,跳高跳远也不可能一直破纪录,人在地球上总不可能跳到5米高、20米远吧?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说人类是在“突破极限”,倒不如说是探索那个极限到底在哪儿:就像百米跑一定会有个极限,只是我们现在不清楚它是8秒、9秒还是9秒2。正如普朗克投入增长定律所说的,科学的“每一项进步都增加了这一事业本身的难度”。因为每取得一次突破,都使得下一次要打破现有纪录更难了,也许我们不用等多少年就将迎来一届一项世界纪录都无法打破的奥运会了。

 

  毫无疑问,无论是这种精确测量、这种对纪录的偏好,还是进步的乐观,以及对自我突破的绝望,都是古代奥运会的参赛者所无法理解的现代体验。在《从古老的游戏到体育表演:一个神话的的诞生》一书中曾说:“体育表现了这样一种悖论:它常常郑重其事地联系到体育之父们,却又远远背离了他们的初衷。”这或许也是世事的常态,毕竟没有不发生变化的传统(那也将是僵化的传统),很多时候人们只是需要一个旧瓶来装新酒。现代奥运会也是如此,毕竟,就算把它换一个名字,抛开那些古希腊的符号,它其实也没有本质变化,对吗?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