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伊拉克军事行动期间数千美军士兵死于何神秘武器

 

  迷失在官僚机器中的五角大楼

 

  2007年的动作电影《变形金刚1》里塑造了面对霸天虎入侵地球,威风凛凛、当机立断的美国国防部长迅速调兵遣将快速应对的故事。可是当盖茨上任时,五角大楼实际远不如电影里刻画的那样精干、高效、反应迅速。盖茨吃惊地发现,这里竟然没有一丝正在打仗的紧迫感,没有人对伊拉克恶化的战况感到担心,没有人向新部长提出应该实施新的战略、制订新的作战方案或者增派部队、改进装备之类的建议。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曾说联邦政府机构就像一只巨大的怪兽:你朝它尾巴上踢一脚,两年后它脑子里才会感觉到。盖茨很快发现,国防部麻木不仁的问题,并不是出在哪个具体人的身上。尽管伊拉克战局已经火烧眉毛般急迫,前任部长因此而丢官,但五角大楼庞大复杂的官僚体系却没有一个部门有权、有动力牵头做某件事。

 

  国防部很多人对伊拉克战争一直抱有错误预期,总认为冲突很快就会结束,美军在伊拉克遇到的只是短暂的“不愉快”。因此,各级官僚机构在对未来进行规划并制订预算时,并不关心伊拉克战场的实际需求。白宫作为最高行政决策中枢,并不了解第一线部队最迫切的需求。国会中济济一堂的政客们更关注伊拉克战争的政治和道义层面的争论,热衷于揪对方小辫子进行政治攻讦,对作战部队的呼声缺乏兴趣。四个军种的最高层将领们,最关心的是华盛顿的常规预算程序,确保本军种未来各项长远而宏大的计划获得资金支持。此外,一大堆来自国会的调查委员会及监察审计机构虎视眈眈,使诸多官僚机构谨慎过头,胆小怕事,不敢担当。这一切造就出罗斯福挖苦过的那种机构臃肿、反应迟钝的怪物。

 

  作为官场老手,盖茨很清楚在五角大楼的架构中,要解决某个急迫的问题,只有文职的国防部长和副部长们,才有权跨越条块分割的行政权力组织边界和各军种在预算问题上狭隘的门户壁垒,一肩挑起解决问题的责任。更准确地说,只有国防部长一人,才拥有绕开官僚机构和常规路径,迅速有效推动改变的权力。

 

  防雷车的窘境

 

  面对IED的巨大威胁,悍马车已经没有提高性能的任何余地。驻伊美军注意到,在伊拉克的盟国军队使用的防雷车,面对IED可以有效保护乘员生命。

 

  防雷车并不是什么高新技术武器,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阿尔及利亚战争中,法军面对游击队的频频伏击,就研发装备了最初的防雷车。后来以色列、南非、英国使用过防雷车。防雷车技术含量不高,为了对付伏击战中最常见的地雷和IED,除了车体是厚厚的装甲,可抵御常见轻型武器外,防雷车的关键奥秘是车体基本结构采用V形车体,将钢板进行一次性折叠或适当的焊接,车体V型角度系数足够大时,车体会使IED爆炸冲击波发生偏转,从而有效保护车辆内乘员。

 

  美军早在2000年就测试过防雷车的原型,美国海军陆战队在2003年为其排爆部队订购了第1批27辆防雷车。2004年,美国陆军还采购了一批性能更好的防雷车,但这批车并未装备美军的,而是用来武装伊拉克安全部队,而且直到2006年夏才运抵伊拉克。2005年2月,驻伊拉克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申请装备1000辆与伊拉克军队同款的防雷车,但这份申请却官僚机构否决了,最终只有数量很小的一批防雷车装备给了驻伊美军。

 

  美军迟迟不愿装备防雷车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式的体制问题。按照美国军事体制的分工,文职国防部负责为战争做计划和准备。五角大楼下属各军种部的高级文官和军官具体负责组织、训练、装备和管理各自的部队,并由前方战区的军队指挥官负责作战指挥。各个军种编制预算和计划方案,以5年为一个周期,大多数武器装备采购项目从立项、研发到装备部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经过复杂的手续,往往耗时数十年,因此各种武器系统计划一经通过就很难更改,涉及某一武器系统的多个军方和文职管理部门,都要采取措施保证计划顺利获得资金,以确保计划按期保量完成。

 

  五角大楼是美国联邦政府中雇员最多、预算最雄厚的部门,大型武器装备采购项目涉及资金动辄数十、上百亿美元,巨大利益驱动下,军火商及其在华盛顿的说客,涉及军火生产的企业及工会,国防企业所在州和选区的国会议员团,方方面面的利益团体都参与其中,对五角大楼施展各种影响。任何威胁到某个武器系统长期采购项目的事情,都会遇到极大阻力。而战地部队急需的武器装备,正是影响到五角大楼精心安排的长期采购计划的那类“不确定因素”。

 

  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美军前线部队对武器装备和物资的需求,按照正常程序是这样处理的:部队提出申请后,战区司令部审核申请,如果同意,就提交到五角大楼,然后一路过关斩将,经过参谋长联席会议、军种部的部门审计长、多个国防采购机构的层层过滤,任何一个中间环节都可能导致战区申请的延迟和中止。这些迫在眉睫的战区申请,被官僚机构看成是对精心计划与安排的既定预算项目对立的因素,因此战区申请的优先级往往比其他大多数项目都低,最终大多数战区申请消失在五角大楼官僚机器的黑洞里。

 

  即便是官僚系统中所有人都一致认可的战场急需申请,通过一条特别为满足战区最紧迫需求的快速通道处理,但是办事效率仍然很低。这类被冠以“联合紧急行动需求”名义的项目,会被直接提交到国防部副部长这一级别的官员手中,绕开中低层官僚冗长的审核程序,直接交由少数高层官员审核,通过的申请会转送到陆海空三军某个部里,再申请预算具体办理。但这是另一个黑洞,官僚体制办事低效,对国会审查的妥协,和平时期办事不紧不慢的思维定式,以及多个部门无休止的纷争,导致预算即便得到批准,最终某个战场急需的武器送到前线也得花去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

 

  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为了替换已装备20多年的悍马,早已提出了“联合轻型战术车辆”这个项目,预计将于未来几十年里大量装备,这是一个长期的研发和采购项目,而防雷车只是伊拉克和阿富汗这类冲突才用得上的特殊需求,预计这两场冲突结束后,防雷车将失去用武之地。因此,国防部高层对花巨资大批采购用途单一的防雷车缺乏兴趣。在这一逻辑之下,战地部队要求大量装备防雷车的呼声就被屡次置若罔闻了。在官僚推诿过程中,不断有美军在IED打击下一命呜呼。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