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信《鬼吹灯》,这才是真正的精绝古城

  这或者也是命中注定的事情。斯坦因自己有非常好的古文字修养,通晓匈牙利文、德文、法文、英文、希腊文、拉丁文外,专攻古代印度语言,曾受业于印度文字学权威,在梵文、波斯文、古突厥文方面有一定的造诣。这即使在今天也无人能及。

  网剧中虚构的所谓“鬼洞文”其实是佉卢文,是看上去像蝌蚪一样的古文字,被称为欧洲的甲骨文。据语言学家考证,它可能是由中古印度雅利安语系的犍陀罗演变而来的。

  这种文字在公元初到公元四、五世纪,主要流行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天的巴基斯坦北部,还有阿富汗境内,是当时的贵霜王国的文字。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它也消亡了,成为无人能识的文字。直到19世纪中期才有英国学者释破了这文字的奥秘。

  但这种已经消亡的文字并不多见,除了在贵霜王朝的碑铭上,其它地方已经很难发现。

  然而在新疆,尤其是塔里木盆地南缘,在楼兰和尼雅,斯文赫定和斯坦因却分别发现了大量的佉卢文书,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敢相信自己有这样的运气。

  斯坦因立刻重金收购了残存的木板,并请磨坊主人担任向导急匆匆地赶往遗址。沿着尼雅河向北,几天以后,就到了废墟。

  几乎没有多少意外,斯坦因就获得了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满地散落的都是佉卢文木简,数量超过了当时古文字研究者所见过的所有佉卢文的总和。

  而且埋在沙下的木简上的佉卢文墨迹,就像昨天刚写上的一样鲜亮。

  除了佉卢文木简,还有用梵文雅语书写的一段段佛经,无数的汉文木简。还有陶器、铜镜、汉朝的钱币、铁器、玻璃、贝器、水晶珠饰、木器、漆器残片。当然还有各类织物。一些东西更是欧洲人从未见过的,比如捕鼠夹、靴熨斗……

  斯坦因是这样描述这个被废弃的遗址的:

  当年的文书还完好地封存在屋内,储藏室里厚积的谷子还有橙黄的颜色,房厅屋宇的门还是关着的……时间看似停止,人们仿佛刚刚离开这里。

  再加上遗址周围的官署、佛寺、民居、窑址、果园、桑林、古桥、水渠、墓地等遗迹,尼雅文明曾经达到的高度毋庸置疑。

  由于食品、用水不足,斯坦因被迫早早结束了这次尼雅的发掘。斯坦因离开时说,“此次再见,绝非永决!”半个月后他把这些珍贵的文物装成12大箱,迫不及待地运回伦敦。

  他用尼雅河的名字给这个遗址起名为尼雅遗址。

  他把自己的发现宣讲给西方,他把佉卢文书、汉简等重要文献交给沙畹等语言学家去破译。

  精绝国,东西方文化的混血文明

  王国维和罗振玉两人很早就注意到斯坦因从西域得到的汉简,对于他把汉简拿到英国,“神物去国,恻焉疚怀”。

  后来听闻沙畹正在整理出版汉简,便辗转托求,终于在未出版时“沙君乃亟寄其手校之本以至”,两人得以分端考订,遂有《流沙坠简》问世。

  在《流沙坠简序》中,王国维经过严密的考证证实,尼雅就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绿洲王国精绝。

  《汉书•西域传》记载,“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驿长各一个。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庐国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弥四百六十里。”离长安有八千八百二十里,住着四百八十户人家,有3360人,养着士兵五百人,有官有民,有兵有将,五脏俱全。

  当时的西域三十六国,有大有小,大的人口近十万,中型的一两万,小的只有几千人。

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精绝古城,真正的精绝古城,尼雅遗址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