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上海人除夕夜吃“救国十锦菜”

  拜大年、兜喜神、迎财神

  在一番忙碌准备后,进入了大年初一。在沪上,年初一拜年被视为大典,最好在初一至初三去长辈处拜年,若是初四、初五去则为不敬。拜年时看到男性,要说“恭禧发财”,看到女性则云:“恭禧如意”。小辈看到长辈,都要喊一声“恭禧”,可以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长辈每年例给压岁钱,清代时,每次给铜钱一二百文,以红头绳穿成一串,多者给压岁钱四百文,豪阔之家则给一二枚现大洋。到了民国,钞票风行,压岁钱也改为红纸包裹,数额不等。

  年初一有很多忌讳,如不能骂人、扫地、哭泣、倒水、汲水、乞火、随地小便、动针线、做工等。若小孩骂了人,则要用草纸擦擦嘴。不扫地倾水,意为“积财”。新年第一天,早晨开每一扇门,主人都要嘭嘭嘭地敲打三下,寓意通知门外的金银元宝快躲一旁,不然开门要压到脚板头。男主人、女主人起身后要立即洗手,在天井、家堂、灶上点线香和一对红烛。然后下隔夜用糯米粉搓好的“糖圆”,供给灶君等神。男子还要到门外放爆竹鞭炮,名为“开门炮”。

  沪上习俗,年初一出门时,须向喜神方向走,称为“兜喜神方”。自破晓起,男女不绝于道。每年喜神的方位,在老黄历上有详细指示。过年时,道士早就准备好尺许红纸,粘在醒目处,给路人指示喜神方向。清代富家乘轿或马车“兜喜神方”,民国时乘汽车,一般民家则步行,天明后则各自散去。进入民国后,乘汽车“兜喜神方”者,每每被顽童、流氓投掷掼炮戏弄。

  清代过年时,城内城隍庙、丹凤楼等处人满为患,北市则以虹庙最为热闹,浦东洋泾浜的定水庵等也是香火兴盛。到了民国,城隍庙、虹庙,热闹如故,丹凤楼则被改为东明学堂,香火断绝。到城隍庙九曲桥走走,是过年上海人的必备节目。沪上民谣云:“新年无事快逍遥,行过园中九曲桥,忽听儿童齐拍手,谁家鹞子半天摇。”过年期间豫园中游人如蚁,坠簪失物,时有所闻。携带小孩出游的,还得分外小心,以免小孩被“拐子”拐走。九曲桥畔河心亭中,红男绿女,倚栏凭眺,几无容足之地。江湖卖拳之流,戏法洋画之类,无不利市三倍。北市则十里洋场,画榖雕轮,联翩如织,林间品茗,花下开筵,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当天叫花子也收拾干净,在篮中放上彩花,嘴中说着讨喜的吉利话。街上的乞丐看见人走过,尤其是碰到进香的太太们,说几句好话,总会有十几个铜板进账。新年起,茶馆中的茶多放两枚橄榄,名为元宝,也称“元宝茶”,茶价加倍,直到初四为止。饭店中的伙计,新年里说上几句好话,一壶元宝茶泡上去,外快也有若干。黄包车的价格,当日要翻上一倍,车夫开价时都比较含蓄:“新年啊,少爷客气些。”富豪家中,有客人来拜年,仆人只要迎上去说声恭喜,必会有打赏。

  初二这一天,新婚夫妇必要到岳父家,称为“吃年酒”,请上亲朋好友作陪。新女婿上门,吃得特别丰盛,有“吃杀新女婿,饿杀老姑父”之说。沪俗新娘在冬至以后,即不能在外住宿,要待二月初二后才解禁。大年初三为“小年朝”,清晨男主人须点天香,同时在家堂、灶堂点香,用油煎的年糕来供奉。如年初一一般,当日也不能扫地不能倒水。

  初四夜是极为热闹的晚上,当夜财神降凡,须于夜半迎接。是夜爆竹声、锣鼓声,通宵达旦。接财神的物品除了寻常祭品外,必有鲤鱼(谐音“利余”)二尾,称为“元宝鱼”,也有用红蛋一盘,称为“元宝蛋”。若裹馄饨,则为“招财馄饨”。接财神仪式结束后,要将“元宝鱼”携往水边放生。城隍庙九曲桥是放生的热门地点,八?一三事变时,城南发生大火,池鱼遭殃,沪上商家改将元宝鱼放到黄浦江中。妓院中接财神与一般商家无二,只是另有两根极长的甘蔗,谓之“节节高升”。香案前设一火盆,妓女在祭拜时,要以烧酒泼入火盆中,使火焰更旺盛,谓之“红出头”。进入民国后,虽然大力废除迷信,可接财神之风却丝毫不受影响。

  年初五财神日,“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当天各商店在清晨放爆竹,然后开张营业。晚上店主设置酒宴招待亲友,称为“财神酒”。法大马路鸿运楼,是上海餐馆中享有大名者,颇得商界青睐。鸿运楼虽以鱼翅闻名,在财神日有一道小菜最讨人喜。小菜叫“金元宝”,以糯米粉制成,迎合商人心理。鸿运楼看这道菜讨喜,又再配上一根“大金条”。所谓大金条,不过是把春卷做得特别大而已。

  新年一路吃下来,玩下来,很多人已经疲倦。“拜年拜到初二三,大鱼大肉堆成山。拜年拜到初八九,走路好像老黄狗。”有些人已厌倦了鱼肉,开始思念素菜,“拜年拜到年初八,要吃萝卜泥里挖”。可新年的热闹气氛却还在延续,须到正月十五后方才停息。

  正月十五接灶君,扯灯会

  正月十五,沪上有俗语称:“正月半里接灶君,芥菜团子肉馄饨”。正月半中午,家家户户要裹馄饨,以荠菜为馅。晚上则做团子,团子馅有全肉、青菜肉、豆沙、枣子猪油、芝麻等,城里的团子一般比较小,乡间的较大。

  当晚要“接灶君”,在灶堂贴上新的“灶君马帐”,对之点香磕头。接灶君要在夜深时,据说深夜来的灶君,比较容易对付。上海乡间,十岁以下的孩子,吃好团子,各自点好上灯笼,向田野走去,名为“照田头”。嘴中要唱各类儿歌,如“花好稻好小麦好、蚕豆筴筴绽,小麦挑两担”。十岁以上的孩子则拿了火把,到田岸上烧枯草,名为“炭芽洞”。当夜成年人出门观月看灯,要走过三座桥,可得吉利,称“走三桥”。走三桥时,连带的偷摘别人家的菜叶,以此拍自己的肩膀,名为“拍怨结”,可以驱邪降福。

  当夜,沪上各处都有灯会。与北京等地比起来,上海灯会上的花灯总类较少。如城隍庙中灯店,仅有莲灯、球灯、人物灯、走马灯之类,洋场石路也仅有此数种而己。更有人觉得奇怪,“以上海洋场之繁华,而亦无龙灯,又未知何故也?”灯会之外,还有各处可以观灯。寺庙也过来凑凑热闹,办起“扯灯会”。当日寺庙之中竖起灯杆,灯杆上架以竹子编成的六角架,连以麻绳,可以升降。入夜后在六角架上,各安放灯笼一个,晚间点燃升起时,远望如宝塔。黄浦江中停泊的民船,则在桅杆上点燃桅灯,江中灯火璀璨,也是一景。

  在民国年间,作为经济中心的上海,遭遇大大小小的多场战事。不管时局如何变化,就一般民众而言,生活总得继续。而过好新年则是每个家庭一年生活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民国时上海的很多风俗,在今日已消失,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春节中所寄托的诸多祝福,却从未改变。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