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何趁抗战胜利拿下有功之臣云南王龙云?

 

  上期《重读抗战》中我们提到,龙云在关键时刻悬崖勒马,没有跟随汪精卫,使得汪精卫分裂大后方投靠日本的计划破产,极大打击了投降势力。

 

  1937年8月,龙云参加南京“国防会议”回昆明后即拨款新滇币万元,仅用28天的时间,编成约4万人的一个军,番号为陆军第六十军,以卢汉为军长。这支军队在龙云的精心武装和训练下,武器精良,军容整齐,军纪也较好。在台儿庄战役中,六十军英勇抗敌,牺牲惨重。此战六十军投入战斗人数为35123人,伤亡达18844人,营连排长亦伤亡过半。龙云对滇军的英勇战斗非常自豪地说:“六十军英勇作战,望滇人继续努力。”

 

  滇军先后在鲁南、武汉、湘北、赣北及滇南作战,“均能忠勇奋发,一往无前,弹雨枪林,伤亡枕籍”。抗日战争期间,云南派出滇军支援前线抗战约近40万人,伤亡约10万人,此外,征送其他中央杂项部队之兵,又约5万人。这对当时仅有900多万人口的云南省来说,派出滇军数十万人开赴前线抗战,且几乎全部装备、大部给养均由地方自筹,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龙云亦曾表示:“滇省原为贫瘠之区,但国事如此,誓以将政府历年所蓄,及民间所有公私力量,悉数准备贡献国家”龙云统率的滇军和云南省,有力的支援了抗战前线。

 

  1942年5月初,日军从缅甸侵入我滇西畹町、龙陵、腾冲等地,云南由抗日后方变成了抗日前线。龙云全力支持中央军在滇西抗击日寇的军事行动。他以省政府的名义号召全省人民和各级地方政府,支持滇西抗战,要求滇西沦陷区各级政府开展游击战争,组织民众自卫部队,协助中国远征军打击敌人,“随时向驻军长官请示机宜”。龙云还令滇西保山地区军政官员“军民务须同心协力,一致合作。在此期间,凡在保山部队、地方团队及民众,一律听宋总司令希濂指挥,精诚团结,以收军民一致合作之效,切勿各行其是,步调分歧。”

 

  龙云还应蒋介石及远征军各部的要求,组织民工,破坏滇缅公路、滇越铁路路基及便道,以及组织民工运送军粮、弹药和伤员等。

 

  龙云组织修筑滇缅公路是这些他和云南省对抗战巨大贡献中的重要一项。日本于1937年8月20日宣布封锁中国沿海,阻止其他国家援华物资进入中国。龙云即向蒋介石建议加紧修筑滇缅公路,蒋介石亦同意此项要求,通知交通部协助办理。龙云回到昆明后,立即抓紧筹办。国民政府决定,筑路费用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各负担一半,为此中央政府拨款200万元,施工力量由云南省政府组织。从1937年12月起,云南省政府征调民工,每天上阵15——20万人,多时达30万人。龙云给各县县长下达的命令是,必须如期完成,否则自己带着手铐来见。在整个修路过程中,民工伤亡在万人以上。经过连续苦战,到1938年8月底滇缅公路中国段全程959.4公里全线通车。仅1941年,通过滇缅公路运入中国的军用物资就达13万多吨。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国对外交通断绝,滇缅公路几乎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唯一的对外陆上交通线,成了抗战的输血管、生命线。

 

  除了对抗战有巨大贡献,龙云本人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也和蒋介石保持了相当密切的友好关系。

 

  抗战爆发前,龙云在云南当政时,蒋介石中央政府也在为统一全国首先是统一国民党内部而争斗不已,不但对偏远的云南无力顾及,蒋介石还需要龙云的支持来牵制桂系和四川军阀的力量,并在国民党内派系中壮大自身声势。

 

  一拍即合地,龙云也需要依靠蒋的支持维持自己在云南以至西南的地位。两人各有需要,彼此相互支持,维持着相安互惠的局面。龙多次对蒋“表示始终拥护之意”,“表示一切服从”,并在国民党内派系斗争中,以实际行动支持蒋介石。而蒋介石也对龙云多所笼络,坚决支持龙在云南的地位。1931年春,云南发生四师长“倒龙”事件,蒋介石特致电龙云“回省主持,待其复电再定处理办法。对四师长电暂置不复”,态度鲜明地挺龙。蒋曾对心腹分析:“龙云好比南越王赵佗,自帝其国,非敢有害于天下。龙云只想独霸云南,称臣纳贡,既无问鼎中原之心,也乏窥窃神器之力,不同于阎、冯、李、白,对龙云要容忍,只要服从中央,即使在云南另搞一套,最后为我所用,无伤大局。对龙云要忍小忿而就大谋,抬高左手,就等于压低右手,提拔龙云,也就是压低李、白。”

 

  1935年,蒋介石指挥围堵红军亲临云南,陈布雷回忆:“龙主席自谓乘飞机尚属第一次,观蒋公在机中指点山川,剖示方略,益叹服总戎之伟大,为余等言之者再。蒋公对龙主席备极称许,谓其坦易而明大义,故到滇以后,唯与之讨论如何振兴文化产业,以建设西南国防根据,其他政事,虽龙君屡请指导,蒋公均仅示大概,嘱其全权负责,不愿责以速效焉。”龙云也对蒋介石表现出相当的支持,在阻截红军长征、西安事变爆发等攸关蒋介石得失成败的关键时刻,都站在蒋一边。

 

  那么,为什么到了抗战胜利,蒋介石就急着对既对抗战有重大贡献,又曾是自己在西南视为倚靠的龙云下手呢?

 

  抗战龙云坚持云南独立地位惹蒋介石斥其为“猡”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蒋龙间相互支持的关系却发生了急转直下的变化。随着战争的进程,中国军队在沿海一再失利,国民政府开始有计划的将政治军事重心大西南转移,地处大后方的云南,战略地位日益重要。

 

  龙云一方面下令滇军出滇,参加抗战,并在省内动员,支持抗战;但在另一方面,出于控制地方实权的地方实力派本能,龙云又坚持保证云南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力阻中央力量进入云南,不愿意让渡自己控制地方政治经济的实利。

 

  而蒋介石在国民政府退入四川并借助刘湘病死的机会亲自兼任四川省主席而得以基本控制该省之后,力图进一步控制云南,奠定更稳固的大后方基础。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