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在叙利亚被IS组织被打得颜面无存,丢盔弃甲而逃

土耳其战争,叙利亚局势,is极端恐怖组织,豹2坦克,豹2坦克被击毁

  作为欧洲各国中军备程度相当高,甚至可以说穷兵黩武的国家,一直以来土耳其军队都被认为战斗力比起西欧那些军备废弛的国家而言应该是不错的,可这次叙利亚战场上似乎暴露出来了一些实际情况

  更早的时候,著名的“皮卡战争”中,乍得使用携带反坦克导弹的皮卡对付卡扎菲的T-55坦克。虽然一度被认为是“坦克无用论”的证据,但细想想,根本问题也是当时的利比亚军队素质和士气双重低下。

  以色列人在中东战争中已经证明了,训练有素的坦克成员完全可以通过猛烈的火力让反坦克导弹的命中率大幅度下降,无法阻止坦克的进攻——虽然理论上反坦克导弹射程比坦克远,但坦克也是可以通过曲射来进行概略还击的。

  其实坦克和反坦克导弹之间的斗争,很多时候是导弹射手和坦克乘员比意志力——一般来说,坦克乘员还是有心理优势的,毕竟只要一串准确的并列机枪弹,反坦克导弹射手就会丢了性命。俄罗斯坦克两项大赛上就有限时用并列机枪打反坦克导弹阵地靶标的环节,就是模拟这个交火过程。

  像土耳其这次碰到的这样,从侧面被敌人反坦克导弹袭击,连续两辆坦克被摧毁,剩下两辆也不同程度受了轻伤的情况,如果乘员不弃车而逃,选择有两种:一种是快速反应过来,搜索找到敌人反坦克导弹阵地位置,并将其摧毁,继续与蜂拥而来的敌人交战,凭借过硬的技战术水平,大量消灭敌人,安然撤退;另一种是技战术水平不过关,坦克被摧毁,自己送命。

  换言之,对于陷入不利局面的坦克兵来说,撤退也是一场战斗。可以想见,土耳其坦克兵对于自己的技战术水平显然没那个信心,在复杂战况下,选择了最简单的办法,弃车而逃。在当今的中东战场上,IS的零星反坦克阵地大多数时候没有机枪或者狙击步枪火力支持,无法做到迅速击毙逃离坦克的坦克兵,因此在“尽量增大逃生机会”这个角度看,弃车而逃反而是中东地区战场环境下生还率最高的反应。

  通过这个简单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坚定的作战意志,很多时候是来自对自身技战术水平的信心。

  解放军在这方面可是从来不差的,当初志愿军战士手中的装备那么差,单凭50米内硬功夫、近战夜战、三三制这些步兵战术,坚持和火力密度天下第一的美军作战。杨阿如车组在履带损坏,来不及抢修的情况下身陷敌后,坚持作战,摧毁多辆美军坦克。我军可不是靠忠于天皇陛下的武士道精神洗脑发起“板载冲锋”的军队,相反,解放军是一支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学习的军队,这便是解放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分享到:
最热文章
精品推荐 recommended products